合理思维疗法
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
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18个辩证的思维模式
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1辩证提放---2辩证对立---3辩证因果——4辩证自信---5辩证缓急----6辩证利弊——7辩证完美---8辩证虚实--9辩证快乐——10辩证定位;11返观自我旁观清—12放大心量得自在—13感恩心重快乐多—14心想一致则事成—15辩证选择求发展----16辩证安全心坦然——17真假虚实三人生——18所想所得很简单
提起放下
心理系统的治疗 学习和咨询,点化,形变神不变,根据来访者情况的不同。
心理系统不只只是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能够成为一生的指导
那么我们先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什么是提起放下?
为什么要提起放下? 怎么样才能够做到提起放下?
先从生活现象谈起:(衣食住行中的修行)
如果吃饭的时候,只提起筷子,不放下,能够顺利吃饭不难受吗?
如果杯子里装满了白开水,您想换杯牛奶,那么该怎么办?
提袋子
那么我们再来看心理现象:
如果一个人非常专注的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有人喊他他都会听不见?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委屈,悲伤,抱怨,和对别人的仇恨,厌恶,那么积极快乐还能够进去吗?(负面情绪,正面情绪;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大事)
如果您的心理面充满了傲慢,自以为是,那么您觉得自己能够装进去他人善意的建议吗?
如果您的内心被自私和消极充满了,那么你觉得积极还能够进入您的心理吗?您还会快乐吗?心理还有能力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吗?
再看知识和经验的现象:
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了经验知识,是不是一定是件好事?
在从自己的身上去看自己的问题
提起快乐
智慧 积极 阳光
放下不好的 消极的 担忧
负面的 不去管他
提起放下是一种思维习惯。
很多人知道提起放下,但是做不到,为什么?
例子:小孩取物
例子:禅宗送礼
我们无意识的做到的什么人是很轻松很舒服的,
比如走路的时候,你刻意去放松,你会发现你做不到。你刻意去去调节自己的动作很难,你有意无意的做,你会发现自己做到了。
例:咨询案例,强迫思维
学习是有层次的,如果学习层次不深,你会发现当时很有感受,过会就没有了,淡忘了。
学习的层次:第一个是知道,就是输我知道这个概念那个概念,这个方法那个方法,那么你就知道,但是不会用的。因为你知道之后学习的层次是个很浅的层次,不会用,用不起来。比方说,小时候你妈妈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很多人都会说知道了,但是知道了之后你并不会去做,直到有一天你老师告诉你学习是很重要的,你通过学习会达到什么什么目标,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你这个时候终于知其所以然了。
第二个层次是感觉。我们有个成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了这个感觉,就像你被开水烫了以后,感觉到真的很疼,你会发现比前面的明白,知道,都深刻很多,让你一辈子都忘不掉。
所以学习的层次从知道明白,到感受,上升了一个阶梯。仅仅知道明白是不能够用好的。仅仅感觉的话,你看如果被蛇咬了一下,连井绳都要怕上十年,泛化了,这个仅仅有感觉经验也不行的。
感悟,不仅仅感觉到了,还领悟到了一个道理。
所以你真正知道明白是没有用的,你看我们许多的大学生学了很多知识,出来了很多觉得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你仅仅只是停留在知道和明白的层次上,没有感觉和领悟,这个东西还不是你自己的,只是你知道有这个东西,偶尔还能够对他有所感触,就是超市里你知道有个东西在那里放着一样。他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你用不到。
这套心理系统给你的时候,请你不要把他当成一个知识来学习,而是要真正的领悟,感悟,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对你的帮助才会非常大。为什么要社会实践呢,就是为了寻找感觉,为什么需要打比方和讲故事,都是为了寻找感觉。然后把道理明白了之后又有感觉,就感悟了。这个时候,你就会自然不自然的变成了这个样子。
例子:
一个女孩子,失恋了很痛苦,甚至都不想上班了,想不开,觉得自己失去了很重要的人,失去了很重要的幸福,后来听了这个提起放下,叹了一口气,人突然变的轻松舒服了,说,我本来就没有得到什么,本来就不属于我的,我又失去了什么了呢?本来就好好的,什么都没有得到,也什么都没有失去,都是自己在想出来许多东西,我现在可以放下了。
所以这个提起放下,从知道明白变成感觉,再到感悟,就会发挥神奇的力量,让你从心理面得到解脱,所以这个需要自己在生活中结合生活去感悟。感悟了以后,就会突然间的什么都没有了,心理就轻松了。
仅仅有感悟了,还是不够,因为你在这件事情上感悟了,其他事情上又有可能想不开,就会有淡忘,所以需要经常去用,在生活中常常去用,这个时候,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在生活中去好好用,并不是说去练习,而是感用。经常去用就会变成习惯,习惯形成,那么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人,而不是变成懂得这个道理的人。
说一个提起放下的例子: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把手伸进瓶子里,伸进去之后,就拔不出来了,拔不出来就在那里哭。他妈妈下班回来后,发现孩子在哭,就问他怎么了。小男孩说我的手伸进去就拔不出来了。他妈妈说,既然能够伸进去,那么肯定会拔出来的啊,于是他妈妈就帮他旋转方向拔出来,可以是怎么都拔不出来,他妈妈仔细观察发现这个男孩的手攥着拳头,他妈妈说,孩子啊,你把手松开,就能拔出来了。孩子说,妈妈,我不能拔出来,我把手伸进去是抓钱的,手一松钱就掉了。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放下之所以很难,是因为人们总觉得自己不放下是有什么利益的好处的,所以放不下,即便他知道自己很难过,自己想放下,发现不可能,其实他没有看到,放下后,才能够提起收获。
放下才能够提起收获。这是自然和人生的一个规律和哲理。要放下,也要提起,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像人在走路的时候,要提起也要放下,不提起不放下人是动不了的,只提起不放下也走不了路,只放下不提起也走不了路。
问题:
您觉得自己的快乐有百分之多少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百分之多少掌握在别人手里?
如果有百分之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你已经是个十分快乐的人了。
例子:早上撞车事件
举例:您的婚姻问题:
举例:牛粪例子(重复着不快乐,传播者不快乐,暗示强化着不快乐,因为放不下,不愿意放下,反而还提起很多东西:)
比如说:别人骂我
说我 我很生气 气的都吃不下 但你回头想想
他对不起我,我难过,他对不起你,你为什么难过?就想他骂了你,是他的错,他不难过你到是在难过,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看这是问题的关键,许多人都在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思维方式偏离了,所以才让自己的内心变得非常的痛苦。
放下消极的不好的,提起好的积极的,要养成习惯,哪怕你现在做不到,也要养成习惯,凡是遇到不好的情绪事情,就要告诉自己要放下。
提起放下是种思维,也是种能力。
举例:小孩子吵架,和成人吵架
举例:禅宗年轻人求禅,心中一丝不挂,为何还挂着求着禅?求禅不是还挂了一丝吗?
举例:禅宗故事,没有带礼物,放下,拿回去,喝茶去吧。点化人。
提不起放不下心理就有许多烦恼,能力就会退化。
那么是不是什么都放下了就无所事事了呢?那生活怎么去过?人的天性,不会让你无所事事。如果无所事事正说明他没有方向,因为他迷茫,他提起了懒惰,不劳而获。
举例:婴儿会不会提不起放不下?
举例;孩子学习问题,开始喜欢,后来不喜欢,教育让孩子提起了很多东西,考试,责备,成绩,比较等,让孩子不愿意去学,讲玩和学习对立起来,把这些放下了,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了压力,就不会有这些教育上的问题。
提起放下是一种能力。
举例:太极推手,提起放下的动作
如果能够做到,是非常的好的。
放得下烦恼,快乐就来了,放得下消极,积极就来了,放得下计较,宽和就来了,放得下急躁,宁静就来了。
提起放下,无处不在,最大的提起放下是:获取三界外,提取五星中,完全的放下就是完全的提起。
为什么人们不能够放下?因为人们不知道提起放下,更不知道怎么样做到。
举例:别人对不起我们的时候,我就生气,为什么生气呢?能解决问题吗?用什么方式能够让你放下?
举例:佛经的故事:有个不信佛的人,来骂佛的人。
举例:别人骂你。
别人的话把你打倒了。放下了才能够提起。
其他的思维模式帮助你化解他。
知道放下提起,但遇到事情用的时候,就不会运用它。
举例:胡子放子被子里面,失眠了。提起胡子在里面还是外面。不管他,放下,就没有什么症状了。
弄错了:该提起的没有提起,该放下的没有放下。担心犹豫都是有理由的才会这样做。
神经症放不下。为什么没有做到:不知道,用不到,弄错了。所以形成负面偏激的思维模式。
回到我们原来的状态,因为我们把不该提起的东西提起来,才会让能力下降了。暂时舒服的方法。
思考能力都没有了。
方法:提起落下。心理的很难,身体的提起放下,身体的提起放下也很难,身体的提起落下就比较容易了。
举例:运动
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格式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介绍
ü
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文化程度、家庭成员。
王某 25岁 软件工程师 未婚 大专 离异 爸爸 妈妈 从小与母亲一起长大。
症状:强迫裤子长短,强迫衣袖长短,衣服整齐度,强迫思维,初中学习时候,反复检查有没有漏读页码。考试反复检查试题。目前症状影响到工作,已经无法正常思考和工作,经常注意力分散,人际关系敏感。不能集中注意力编写程序。
成长情况:六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母亲对其要求非常严格
ü
外在形象与气质,给咨询师的第一印象。
衣着整洁、干净,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瘦小,谈话也很淡定,及时谈及难过的往事,也会尽量压制自己的感情。
ü
目前或者过去有无重要事件。
六岁时父母离异
母亲过于严格的教育及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总是要打电话给父亲要钱,觉得自己很没有自尊
ü
前来咨询的主要动机。
1 躯体上出现胸闷
2 总是纠结一些细节,比如裤子的长短
3 确定自己有强迫症,读书时候就会纠结页码的问题。
二、咨询设置
ü
咨询时间、频率、付费及付费方式。
1 每周一次咨询,每次60分钟
2 按疗程收费,一个完整疗程30次。
3 按次收费300元每次,按疗程收费,200元每次。来访者选择按疗程缴费。
ü
关于迟到、遗忘、调换时间的设置。
1 调换时间提前一天互相提前通知,关于迟到,遗忘细节在协议中规定好。
三、咨询关系
ü
咨询师对来访者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在咨询的某些时刻有无特别强烈的只对这位来访者的感受。
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个很好学的学生,还没有长大到工作的心智水平。依然是渴望通过卓越的成绩来获得妈妈的认可,来为妈妈争口气,让爸爸看看的目的,让爸爸后悔他当初的离开的决定。
ü
有无可描述的发生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一段互动过程。
ü
咨询师给过来访者一些什么样的解释。
1 关于咨询原理的解释
神经症心理咨询指导原理:
1、神经症根源:
所有的心理症状都是因为思维偏激、想法偏激、行为偏激造成的。强迫、抑郁、焦虑、失眠、社恐等,不自觉中用的都是偏激的思维模式——那怕他知道辩证的概念,下意识用的还是偏激思维。
2、神经症非病:
神经症不是“病”,只是思维陷入了一个“怪圈”走不出来了而已。这个怪圈就像是一个迷宫,在辩证智慧心理系统的帮助下,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中走出来。这个“思维怪圈”是由一系列偏激思维模式组成的,这些偏激思维模式直接消除不掉、改变不了,因为他们是由过去长期的偏激教育(危机化教育、格式化教育、完美化教育、指责式教育、逼迫式教育、恐吓式教育等)和从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偏激经验形成的。一旦形成了这样的偏激思维系统,看事物的角度、深度和广度就受其影响——即思维偏激导致想法偏激,继而导致感觉、行为偏激。
3、辩证换偏激:
学习辩证智慧,掌握辩证的思维模式,对比以往的偏激思维模式,能认清楚问题的实质——知道辩证的思维模式才是“正确的”、“实用的”、“有益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认识清楚辩证的思维模式比偏激的思维模式要好之后,每个人都会自觉自愿的替换偏激的思维模式——看清楚一部分就会替换一部分,完全的看清就会完全的替换。当完全的替换之后,症状会立即消失:“迷惑时万里云烟,想通了就在眼前”!而不需要慢慢的“磨砺”、“训练”。所有的问题都是“要想通”而“没想通”、“想不通”造成的。经过听懂→认同→运用的过程,替换了原来偏激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对事物的看法、想法,也就改善了感觉和心态,这样心理病症就荡然无存了。
4、走出神经症:
通过系统学习和咨询解答,掌握辩证智慧,从而走出神经症这个思维怪圈——神经症症状就会彻底消失。神经症不需要专门去“治疗”,因为神经症是个“敏感物”,你越在意它,越是在强化它,症状就越严重。辩证智慧心理系统不是治疗神经症的方法,
而是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的人生指导系统——而当学会辩证智慧心理系统后,
思维模式改善,神经症自动就消失了,“不治”而愈了。
5、全方位指导:
辩证智慧心理系统中的18个辩证思维模式,不仅能让心理症状自动消失,而且能够帮助正确无误的指导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故这个系统既是心理指导系统也是人生指导系统,一旦掌握,一生享用不尽。至今没有发现哪个问题不能用这18个思维模式来化解和正确指导。
●心理咨询与心理培训过程简单描述:
传授这套辨证思维模式理论和辨证智慧练习方法,引导咨询者利用辨证思维思考问题、看清问题的实质,从而“转个念头”,
走出偏激的思维怪圈(神经症不是病,而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思维怪圈走不出来了);看清其问题实质,就能想通其事理,心理豁然开朗,症状立即就消失——不是好一点,而是彻底走出神经症的圈子。
人生有了指导,心里不再迷茫。
1、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失眠症等神经症,统统都不是病,仅仅是思维陷入了一个怪圈走不出了而已。
天下所有神经症朋友,你承认有病吗?
当你忘记病的那个时候你是不是什么问题都没有?而且一旦走出那个怪圈之后,也会发现自己真的是什么问题都没有!
2、吃药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失眠症等神经症,就如同吸食大麻止痛一样,有点效果,但不是治疗,而是麻痹,而且这样有很大的副作用,以牺牲身体的健康为代价换来暂时的轻松一点点。
3、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失眠症等神经症是可以不借助任何药物彻底好的,因为他不是病,只是思维偏激了,纠正过来就好了——直接纠正是做不到的,需要间接来:如同黑暗无法直接消除,但如果送来阳光,黑暗自然就消失了。如果说迷茫是黑夜,智慧就是阳光。
4、每个人的智慧都是有的,只是因为想偏了而看不见智慧了。学习辩证智慧思维模式,转过身来,你会发现,智慧就在你身边,你一点不缺——迷惑时万里云烟,想通了就在眼前啊。
《中医学》的八纲辨证理论
《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
《太极拳》的舍己从人法则
儒学的心性理学指导
道学的自然无为哲理
佛学的缘起性空旨归
禅学的心印本源开示
(三)现代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缺陷
在所有西方心理方法之中,比较常用和得到公认的是:精神分析治疗法、人本主义心理疗法、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四种。
1、精神分析治疗法:
精神分析论的创立者弗洛伊德,其“人性本恶”、“死本能”、“毁灭论”、“侵犯性”、“原罪论”和“泛性论”本身就为心理问题做了负面的定性,又如何能够让人真正的健康快乐起来呢!
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格洛丽娅·斯泰纳姆则更为直白的说:“把妇女送到精神分析学家手中,宛如犹太人遇到纳粹”。
现在很多中国心理咨询师用的精神分析,实际上已经加了许多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中国文化元素在里面了。
2、人本主义心理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得益于对东方文化的局部浅层次的了解,提出了较为积极的心理思想,如“人的本质是好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患者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
问题是:
(1)“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如果咨询者思维模式不改变,在咨询者眼里所有的支持和鼓励都可能是“虚假的”、“搞笑的”,而且对咨询者而言,这种氛围总是短暂的临时的,现实的“压力”和“冷漠”很快会把他带回错误的思想感觉中。
(2)不改善咨询者的思维模式,咨询者要想通过外界的氛围来“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那无异于铁树开花,不知道要待何年何月。
(3)一般的心理咨询师本身也难以做到所谓的“人本”。
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主要还体现为:
(1)理论体系不够严谨,缺乏对基本观点的明确目标和充分论证,一些概念也描述得很模糊。
(2)过分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忽视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和制约。
(3)人格问题研究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但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排除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说明人的精神生活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3、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的代表人物沃尔普,将其定义为:使用通过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医疗实践证明,各种行为治疗技术,其突出的优点是方法简单,能够规范化或程序化,易于掌握,实施简便,容易执行,在疗效方面也有一些是肯定的。但是,由于它不管病情发生的动态和因果关系,把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为上——行为疗法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及“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因而只注意外显行为反应以及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情境,而忽视了人脑内部的复杂过程,即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作用。这种行为、意识的因果颠倒的理论,本身就决定了其先天的不足,即长于治“标”,失于治“本”。
即使把病治好了,也是常常容易复发,不易达到根除的效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行为治疗往往受到其他心理治疗派别,特别是精神分析治疗学派的攻击。
4、认知疗法:
客观来讲,认知疗法在当今所有心理疗法中,还算是比较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他们认为“医生的任务是认出这些错误的认知,并提供适当的方法或学习技术矫正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由于适应不良性认知被矫正,将导致心理障碍的好转。”
这种思路是正确的,问题是:
(1)很多时候,认知的错误是咨询师说的,咨询者并不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他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他要坚持己见,想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本身就难,跟不说要改变了;
(2)很多时候,咨询师如果站到咨询者的角度看问题,会发现咨询者的想法根本就没有错,做为咨询者会默默的坚持己见,根本就不会认同咨询师的辛苦“说教”;
(3)很多时候,咨询者知道自己认知错误,甚至也知道自己思维方式有问题,可还是要那样去想,仿佛有一种魔力拉着自己去想。
以上这些,认知疗法受到了很大的考验,感受到了很大的困惑,尤其是第三点,根本就不是认知疗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中医学》的八纲辨证理论
《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
《太极拳》的舍己从人法则
儒学的心性理学指导
道学的自然无为哲理
佛学的缘起性空旨归
禅学的心印本源开示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
八纲辨证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取得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该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五行之间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生克乘诲”,全面的说就是他们之间安装一定的规律彼此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故事三:照镜子的学问
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早上端盆热水.洗去尘垢,容光焕发地出发。
有的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沾染上灰尘。
还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的灰头灰脸,没人愿与其为伍。
每天照一次镜子的是强者,每天照十次镜子的是弱者,十天也不照一次镜子的是愚者。
故事三:三人丢钱不同相
有三个人都丢了1000元钱。
导师很懊恼、懊悔,很气愤,又很沮丧。几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他是这么想的:本来不想今天出门的,怎么又出门了呢,真是后悔;那个小偷真是可恨,我抓到一定狠狠的打他一顿;这个社会怎么这么不安全,什么世道啊;这一千元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丢失了真是可惜……
第二人大大咧咧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是这么想的:丢都丢了也找不回来,算了,想它也没用,不如去玩一玩,想办法忘记它。
第三人很冷静,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因此他虽然也心痛但更多的是化悲痛为力量,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他是这么想的:这一千元可以买很多东西,丢了很可惜,找不回来,心痛也没有用,不如看清楚自己是在那种情况下丢的,总结经验防止下次。人生的路还有很长,我不如展望未来,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为什么多做贡献,将来自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