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谁起的名字,深圳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深圳是谁起的名字,中国姓名学老师,谢咏老师研究,深圳名称的来源,深圳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深圳名字是什么含义,深圳是什么时候命名的!
本文是中国姓名学研究老师,谢咏老师收集整理的关于“深圳”的名称由来问题,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深圳”的名字怎么由来的历史问题吧;
当然,谢咏老师除了带大家了解全国各地城市地名的历史由来,以及风俗人情之外,还擅长于结合本人八字核心五行给小孩子起名改名字,以及成年人取名改名字,如果你有关于自己人生和姓名方面的疑惑问题需要了解的,都可以V询谢咏老师了解;城市的一个名称会世代流传,而我们人生的姓名同样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所以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1)深圳名称的来源
深圳的历史比较短,而且名字特别的“土”,因为“圳”这个字,很少见,除了在深圳这个地名当中,其余的地方,基本见不到它。
“深”这个字很常见,意思也很明显,大家都知道,但是“圳”这个字什么意思?知道的就不多了;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圳”的含义就是“田边的水沟”,是客家话中的一个词汇,北方基本看不到;
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深圳”一词的含义就是“很深的田边水沟”,真不是感觉很有乡土气息,和今天深圳的国际化现代城市不太相称;
探寻历史发现,“深圳”这个地名,第一次在史籍中出现,是在1410年(明朝永乐八年)。最早是一个村庄,因为村庄周围有很多水沟,所以叫“深圳”,后来,深圳就一步一步从一个村庄的名字,变成了一个镇的名字,一直到今天,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名字。
我们看到现在的深圳,蜿蜒的深圳河,高楼大厦这边是深圳,农田那边是香港:
除了城市名,还有一条河也叫“深圳河”,这条河就在深圳的最南边,是深圳和我国香港特区的界河,从深圳到香港,都会从这条河上跨过;
(2)深圳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春天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这两句歌词分别说的是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的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深圳却并非一座年轻的城市:早在距今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这片土地上。
夏、商、周时期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当时居住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的百姓主要是古代百越部族中的南越部族。他们主要以捕鱼、航海,农耕经济在他们的生活中只占有很小的比重。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在南征百越之后在岭南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同时从中原地区迁徙了50万人南下开发岭南、建设岭南,当时属于南海郡治下的深圳就融入到了秦代的中原文化之中,此后深圳一直是中国历朝历代所管辖的领土。
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起如今的深圳、东莞、香港等地均隶属于宝安县管辖。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相传“东莞县”这一名称是因为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来的。
明万历元年(1573年)东莞县拆分为东莞、新安两县,拆分后的东莞县就是今天广东省东莞市的前身,而被拆分出来的新安县则包括今天的深圳、香港两地。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把面积78.10平方公里的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
1860年10月24日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又把面积为11.1平方公里的南九龙半岛割让给了英国。
1898年6月9日由中国清政府和英国在北京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英国得以租借九龙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各自所涉及的土地就构成了如今香港地区的三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这三个不平等条约使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从此形成了深圳与香港划境分治的格局。
(3)深圳名字是什么含义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1949年10月16日宝安县解放。
当时宝安县的县治在南头(如今的南山区),后来考虑到宝安县的深圳圩接近广九铁路就把县城从南头迁往深圳圩(又名深圳墟)。
如今深圳市的名字最早就源于“深圳圩”这个地名,那么“深圳圩”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深″在古汉语中意为水积厚,从而与"浅″相对,“圳”是一个主要在广东一带流行的方言词汇,按《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将其解释为“田野间的水沟”之意。
由此可见“深圳”一词的本意就是指的深水沟,深圳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深圳”这一地名是一个小“墟”的名字,也是一个只有10名驻兵的哨所名字。
“墟”本是指乡村贸易集市,到了康熙年间新安县境内的墟已发展成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据说当时从银湖到笔架山东侧曾有一条又深又长的大土沟一直延伸到如今的深圳河,银湖、笔架山的山泉水也顺着这条深沟往下流,所以当地人就把这条深沟称为“深圳”;
据清代《新安县志》记载:如今的深圳河每逢大雨就会涨起大水;县志中记载:常有人不知深浅,以致动遭淹溺。
康熙二十八年人们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桥”,这就是如今“人民桥”的前身;“深圳”这一名称除了带有地理痕迹之外还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
深圳是从中原地区迁徙来的客家人群在岭南的一个重要落脚地,有种说法认为“圳”这个词汇就是客家人带到广东的;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广东省宝安县改为深圳市;一个月后广东省委的领导同志们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毗邻香港的深圳创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后来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
在此之前深圳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地势也并不平坦,在深圳的建设过程中不乏大规模的开山填海拓荒工程,当时国家调度了十几万工程兵参与到深圳的拓荒工程中,这其中就有如今华为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1983年任正非复员转业曾在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
(4)深圳有什么优势?
深圳除了毗邻香港的地理区位优势之外,深圳本身的地形地势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深圳依山靠海,城市被梧桐山、羊台山、七娘山等各大山体分割,因此深圳没像其他城市一样采取摊大饼式的发展,而是采取组团式发展:各区都有自己的中心,大家不用全部挤到市区中心区,所以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交通状况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深圳有良好的海港资源。刚开放时深圳主要是采取三来一补政策,在这一政策之下深圳主要是加工,原料零部件是进口的,产品大部分是出口的,因此需要良好的海运条件。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始是由深圳发端的,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同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进入新世纪以后深圳这座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40多年的特区建设史的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圳的发展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肯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评价深圳的发展成就时描述道:“在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中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
2019年12月深圳市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2019年12月深圳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