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刘小明讲师,刘小明联系方式,刘小明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实战派生产质量采购管理讲师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小明:《道德经》心得
2016-01-20 58504
为什么要学习经典? 
经典是经过时间沉淀,亘古不变的永恒。经典是经历千百年考验,恒久不易的真理。经典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人类永恒的文化遗产。 

经典是一种要用一生的时间和全部的生命去品味的智慧源泉。经典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推崇经典。民族的经典是祖先的灵魂,凝聚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那些历久弥新的思想,愈久愈香的前人智慧,犹如民族的血液,流淌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 
读经典是和圣贤对话,是同圣贤在永恒的时空中思想的碰撞。 
经典是智慧的本源,从经典中发现价值,从原著中开悟智慧,才是对自我生命、人文精神的真正提升。我们提倡读书读经典,读原著。在经典中徜徉,陶冶性情,在原著中寻觅,开拓思维。 
经典是一种优雅、睿智的生活方式。(摘自名伦书院) 
缘起: 
回顾起来,初次接触到“道”是在邻居一位大学老师家里,她整理了很多书准备要卖掉,问我是否有需要想看的书,我无意间看到《商道》这本书,那么普通朴实的书,几乎没什么装裱,不知为何却深深吸引了我,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机缘,于是请老师把这本书送给我,老师欣然允之。我如获至宝,怀着急切的心情回到家里如饥似渴地躲在房间里津津有味看了起来。。看第一遍时胸袋瓜有点晕乎乎,一下子现代,一下子回忆,一下子历史情节充满变数,直觉深刻,还不能很理解其中妙意,但意犹未尽。一本好书就是这样让你看多少遍都有不同的体会。于是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时,林尚沃的走向商道之路的悟道关键过程进行仔细深入的描写。正是因为尊循了“道”的规律,让他的一生数次有惊无险,在舍得之间把握好了度,一度成为朝鲜首富.他又是如何让后人麒坪集团的领头人金起燮如此的崇敬。其中林尚沃的至宝:“戒盈杯”,一个看似简朴而又残破的酒杯,一个从文物角度看不值钱的酒杯,其精髓在于正确把握欲望之度。昭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真谛一直鞭策着林尚沃,一个小小的酒杯使韩国诞生了伟人林尚沃,林尚沃终生敛财无数,却千金散尽,复归农事,留下“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诗句,悟“商道”而成佛,达到了“商佛”的境界,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愉悦,又有几人能领悟。看到金正喜为晚年的林尚沃做的画《商业之道》,画中远有近山,近有田园。田园上有方菜地,一个老人正在那里拾掇着蔬菜。菜田的旁边,有一条小溪在流淌。画幅里正在拾掇蔬菜的老人的形象指的正是林尚沃,而老人的形象也极尽简化,乍看像山、溪、岩石等风景的一部分。从作画的手法用最少的点与线色勒出的“风骨”,不禁感悟到作者的淡泊之心,年轻时的激情、热血和情思,书生意气与艺术气魄在此幅作品中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老人的豁朗达观的精神。而画中的林尚沃毁掉自己精心建造的新居,送走自己心爱的女人,然后回归耕南田,一个回归大自然和埋头作诗的老人。。不禁感慨林尚沃商佛的智慧和境界,命运之玄妙。 
正是因为基于〈商道〉的兴趣,于是就有机缘向厦门大学客座教授简锦益老师学习为期三个月的《道德经》,以及名伦书院魏东林院长的两天〈道德经〉从不同角度的诠释。现在回看《商道》的作者是韩国崔仁所著,因听过名伦书院魏院长提到过韩国是儒家文化的活化石,由此也没有因为是韩国人作者把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经》的精神诠释得如此到位,如此淋漓尽致而感到讶异。反观我们国人自己不禁有点忧患有点伤感。《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译文:知道别人的优缺点是智慧, 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贤明。 能战胜别人的人有一定的实力, 能战胜自己的人坚强无比。 知道什么是满足的人富裕, 克服困境勇敢前行的人有志气。 不迷失自己前进方向的人能够长久, 肉体消失而精神永存的人才叫长寿。其中最后一句话让人很忧心“死而不亡者寿”第一个“死”指的是肉体死,第二个“亡”指的是精神文化层面。倘若一个国家只要文化还在,就不是亡国。如果还是汉人执政,自己的文化没有了,那么国还在吗? 
很多人喜欢道德经但没经过老师的引导不知如何入手,看不懂。那我们该如何读〈道德经〉: 
1、读、听、悟。 
2、少一些理性的思维与判断。 
3、翻到哪读到哪。 
4、不关注其偏激,只关注其深。 
5、以自身的人生阅历去思考、体悟、证悟。 
6、放下有,感受无,以无用的心态去感受大之用(无之用,有之用)。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河南鹿邑),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什么叫做“道”呢?且看开篇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线。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谓道是老子哲学的专属名词与核心概念,宇宙万物形成之前的最初本源,是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运动的规律。如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道是超越人的智慧,因为语言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具象化地去描述理解“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心相印,心照不宣,意在言外,尽在不言。 
什么叫做“德”?,德者得也,德即是遵循道的规律。。 
什么叫做“有”和“无”呢?简单的比喻“有”好比是产品。“无”好比是品牌。无是最能体现附加值的价值。比如杯子,有是杯壁,无是杯壁围绕的空间,实际上真正有用的是这个无。。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在读书,欧洲人手里捧的是圣经类人文类的“无用”之书,而中国人读的是英语、计算机、管理等很实用的书。我们中国人耗尽人力物力生产廉价质优的商品让外国人享用,而西方商品附之“无用”的文化,变身奢侈品天价卖给国人。究竟谁道高一丈呢,人家在经济这个领域领悟了道的规律。并站在规律的制高点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寻律之路。也许这个痛并以为快乐的过程,正是悟道的过程。。就像佛像总是那么安详,我们看到的是结果,实际安详之前的过程是痛苦的。是相对的,有了痛苦才会有真正放下的安详。 
我们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追求事物的阳面,阳光的,正面的,完全基于人性的真善美,为我们构建理想的人格与社会。而老子他却揭开人性事物的阴面,阴暗面,负面的,完全基于人性的弱点。。《道德经》的思想充满无所不在的辩证与逆向思维:美丑、善恶、高低、上下等相对的概念。并且教导我们如何在人性弱点中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不惊,功成身退。我们从事礼仪培训更接近孔子的思想,孔子儒家思想的“道”,讲究的是“仁”,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律。核心是以“敬”为本。从伦理的角度,儒家道德的角度去理解老子的“道”和“德”是一咱狭隘,因为老子的思想已经远远超过之一范畴,而与大千世界紧密联系,它是宇宙间的原则与真理,远非人能限定。老子的思想成不了儒家那样的主流文化,因为他从不标榜自己,从不自诩光明,也不把别人贬为黑暗,因为黑与白本就是相互依存的,他所展现的,恰恰是一种美与平衡。从我的角度,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普遍的价值观是由于它建立的标准和行为规范,适用性广,便于复制。而道家思想总是那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具象化,因此有一定局限性。更何况它是让一部分人去悟的,不是全部。 
就像以前我的信仰就是完全的理想主义,很单纯相信真善美。那是由于有限环境内之象,当我换了份工作,扩大了交际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让你一个又一个惊讶和不可思议,所谓官场有谁是真正为百姓服务的心态,总想找机会捞一把,大大小小皆收,满眼皆是唯利是图,行事风格让你不知云云。这些个别官德实在让人无语。当我们感觉现实社会与心目中的世界有所差异时,就会有情绪,很难接受,这样首先会忧患,然后痛苦,而后犹郁逃避。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环境,那么你就会压抑。时间长了身体就会产生毒素,最后就会生病去也。我们要怎么办?老子很冷峻地告诉我们人性是相对的,有白就有黑。不是绝对的,我们要很清醒地看清现实,接受这样的事实,不必过于伤神,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是泡沫的是不会长久的,迟早为此付出代价的。只要我们自己守住道,遵循道,顺其自然。就像每个的人性中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如何向好的一面成长呢?我们就要去学习经典的智慧,让我们得到启迪,才能觉察当下是天使还是魔鬼。从而学到悟到做到得到。我们要很清醒地认识到现世事有进步就有落后,有文明就有野蛮,有善良就有罪恶,有幸福就有不幸,有奥巴马就有本拉登。。有价值就有伪价值,他们就像孪生兄弟,是相伴而来的,他们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往往人类有了这些的主观价值反而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为何如此之说呢,我们究竟是奥巴马对了还是本拉登错,宇宙的原态是一体的,是平衡的。实际本没有对错,正是因为有了价值观,发生了许多宗教与意识形态的战争,如强奸民意,文化大革命等等战争。。 
好了,说了这么多有没有理解老子为我们表现的世界不像儒家想像得那么完美。“道”体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儒”体现了一个真诚的世界。他们不对立,只是境界层次的不同,人有四个层次的境界:一是自然(生理需求),二是功利(升官发财),三是道德(儒家境界完善人格),四是天地宇宙(道家境界)。 
从气质上来看: 
儒家的气质:道德的、忧患的、使命感的、热情的、挑剔的、改造世界的、建功立业的。 
道家的气质:天地境界、飘逸的、不执着、低调的、清冷的、自然的。。。 
法家的气质:警剔的、冷酷的、无情的。。。 
中国法家与西方法家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法家是法制社会人人平等,中国法家是服务于君王的,外儒内法,法家思想是中国文化隐性基因之一。法家代表韩非子,他的逻辑思维很严密,对人性恶的描述是非常残酷的。 
从季节上来看: 
孔子:是温和,智慧的,论语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很温暖给人如春天般的感觉。 
孟子:豪气热血正气大义凛然,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给人如夏天般的热情。 
老子:成熟、清冷、冷骏像秋天一般成熟。 

韩非子:法家思想冷酷得尤如冬天。 
由此可见《道德经》是写给成熟的人的,也称之为“帝王之术”,适合领导人或是企业高管。有一定阅历的人比较能够领悟其深意。所谓“无为”就是给有作为的人,告诉他当你很强时你就要懂得无为:遵循规律,顺应自然地为,对规律的判断是有为的基本功,教你示弱,像水的形态与境界。水正是因为很强大,才有资格示弱。无为与示弱的对立面就是强者,什么人喜欢有为与逞强:秦始皇、汉武帝、黄光裕。。太强都不太久。。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本人之浅见欢迎指正。。。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