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淼清,魏淼清讲师,魏淼清联系方式,魏淼清培训师-【讲师网】
电力\能源\安全\法规\党建\演讲\营销\多媒体\软件开发\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魏淼清: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2019-01-17 2560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历史的经验,反复提示我们,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

  2018年11月26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视野以史鉴今,深刻阐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工作、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规律,对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严把德才标准,最主要的是政治标准

  干部标准是选人用人的衡量尺度,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是我们党90多年来干部队伍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选人用人上的集中体现,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

  这一标准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不断深化完善的,也内含着中国古代选人用人的经验智慧。中国古代对德和才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形成了丰富深刻的思想观念。比如,提出“既知且仁”、“才行俱兼”、“才行兼备”、“才德兼优”,等等。这些思想中关于“德”和“才”的具体内涵,带有那些时代的鲜明烙印,特别是政治烙印,本质上是为维护少数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但也表明,古人清醒地认识到,巩固政权,谋求长治久安,需要有一支既可靠又能干的官吏队伍。他们宣扬封建纲常伦理,用经、史、子、集,甚至“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样的蒙学读物,来反复灌输,反映了对国家治乱兴衰与选人用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些规律性认识。这些规律性认识,今天仍然值得重视。

  中国人是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来深化和升华古人对选人用人规律的认识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以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为崇高目标,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党结合时代条件,汲取有益历史经验,把德才兼备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大原则、大政策、大方针,同时又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提出相应的好干部标准。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一标准,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一贯坚持的干部标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是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根本遵循。

  总书记强调,严把德才标准关,首先是把好政治关,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政治标准最本质的要求,是忠诚,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忠诚,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对党的忠诚,就必须讲对党的性质、使命、任务的忠诚,对党的纲领、章程、纪律的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党员干部要把忠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品质,这是摆正自己同党的关系,摆正自己同党的组织的关系,摆正自己同党的工作的关系最基本的党性素养,也是不断校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的基本尺度。没有政治上的忠诚这一条,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上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合格,根本不可能终身践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职位越高越要自觉按照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越要以坚强党性和高尚品格,为全党带好头、作表率。如果忠诚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职位越高,危害越大。

  忠诚的党性素养,要靠党的纪律来维护。党的纪律,核心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规范党的立场和方向的,也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得到执行的刚性要求,要求所有党员无一例外地遵守,没有变通的余地。即使是西方国家的政党在政治上也是有严格约束的,政党的重要成员必须拥护本党的政治主张、政策主张等,对那些在政治上行动上与本党离心离德的重要党员照样要执行纪律。忠诚的党性素养,还要靠党员个人的修养来保持。的先进性是历史规律造就的,但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一成不变、终身守恒。员的先进性要靠纯洁性来维护,这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境界,抵御形形色色错误思想的侵蚀。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只有保持党性修养的定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忠心耿耿的党员,才能够涵养浩然正气,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只有把遵守党的纪律和加强党性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才能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严把政治标准关,就要坚决反对政治上的两面人。政治上的两面人,对党和人民事业危害很大,必须及时将之辨别出来、清除出去。这种人往往“口言善、身行恶”,装得很正,藏得很深,隐蔽性和迷惑性很强。有的表里不一、欺上瞒下,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公开场合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背地里自己不敬苍生敬鬼神,笃信风水、迷信“大师”;有的张口“廉洁”、闭口“清正”,私底下却疯狂敛财。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隐藏得再深,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识别起来再难,也总是有办法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要全方位、多渠道观察,总能让这些政治上的两面人现形。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能力,看政治自律;要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既在“大事”上看德,又在“小节”中察德。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一地一时,更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既看平时,又注重了解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

  强调以德为先,不等于只讲德,不重才,而是既要强调政治过硬,又要注重本领高强。那些青史留名的人,像汉代的萧何、张良,三国时的诸葛亮,唐代的房玄龄,宋代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海瑞,清代的林则徐等,无一不品德高尚、才能杰出。今天,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干部队伍没有过硬本领,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难以不断前进。党的各级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要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全面发展,不断成熟,努力进步。

  二、坚持公正用人,要公在公心、公在事业、公在风气

  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总书记指出:“公正用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应该成为我们选人用人的根本要求。”坚持公正用人,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关键环节。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也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这句古话,深刻揭示了坚持公正用人在治国理政中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和现实证明,用人导向正确,就会对干部形成正向激励,吸引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更好推动事业发展;用人导向出现偏差,就会打击干部积极性,带坏党风政风,危害党的事业。

  坚持公正用人,核心是坚持公道正派。“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如果公道正派上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选不出来。坚持公正用人,首先要求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组)没有很好地履行选人用人责任,有的简单以票取人、以分取人,有的领导干部从自己的利益和意图出发选人用人,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小圈子,划线的标准就是对他们本人忠不忠,能不能给他们输送利益,能不能为他们所用。结果是带坏了一批干部,也害了一批干部。事实证明,只要坚持公道正派,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都会变得简单起来。要及时大胆使用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让干部看到只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组织上是不会埋没的。要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取人等偏向。要敢于坚持原则,有那么一种只问是非、不计得失的气节,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

  坚持公正用人,要着眼事业发展,科学合理使用干部。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这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十分重要的方面和根本出发点。“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正确把握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进步的关系,做到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古人早就认识到“量才授官”、“人事相宜”的用人原则。洪武元年,朱元璋调翰林学士陶安为江西参政,陶安答道:我知识浅陋,担心不能胜任。朱元璋说:我用人是用其所能,而不强求其所不能。你的才能适合担任这一职务,我才将这一职务授予你。岂能为了照顾偏向一人,而不爱惜一方百姓?“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这个道理是清晰明了的。选用干部,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看谁更优秀、更合适、更利于推动工作,而不是只看资历、看轮到谁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否则就会用非所长,干部干得很吃力,问题堆了一大堆,工作也难以打开局面。要始终抱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选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使事业在优秀干部推动下兴旺发达,让干部在推动事业发展中健康成长。

  坚持公正用人,要坚决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用人风气好坏,直接影响用人行为和党内政治生态。用人风气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就能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和用人政策办事。反之,整个用人秩序就无法维持,真正的好干部也难以选出来。前些年,有的地方和部门,正派能干的干部不被重用,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没有进步机会,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得势得利,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如鱼得水,那些德才平平、投机取巧、说谎邀功的人得到提拔和重用,那些背倚权势、缔结“关系”、阿谀逢迎的人大行其道。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严重败坏党的作风,损害党的形象,挫伤干部队伍积极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要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三、拓宽用人视野,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去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

  神州遍人才,行行出状元,关键是要有用人的胸襟,识人的本事,聚人的环境。总书记指出:“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需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充分盘活干部资源,把干部队伍和各方面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在全球创新版图中位势节节攀升,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支撑作用越来越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求贤若渴。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古人求贤的最高目标是“野无遗贤”,这是古人从历史事实中得出的一条经验。历史上,刘邦、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都曾下诏广泛求贤。李世民说:“明君傍求俊乂,博访英贤,搜扬仄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房玄龄、魏征等人能够被委以重任,成为宰辅重臣,与唐太宗这种选人用人理念有很大关系。同志曾经赞扬曹操“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9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胜利走过千山万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纳一切人才,从而“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要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拓宽人选来源渠道,从各个行业、各条战线选拔优秀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拓宽用人视野,要坚持在实践中发现干部,在实践中培养历练干部。实践是干部成长的课堂,也是干部经受考验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基层实践起步的。孟子从舜、傅说、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人的经历中总结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7岁担任浙江鄞县知县,任职3年,“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以后革新变法打下基础。把实践锻炼作为提高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重要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列宁说过:“管理的艺术并不是人们生来就有,而是从经验中得来的。”我们党历来强调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树立重视实践经历、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现在,有的干部最缺的就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导致在大风大浪的考验面前惊慌失措,没有主见。必须强化实践磨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创造更多机会让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实践锻炼不是去“镀金”,更不是去走过场等着提拔,而是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刀真枪磨砺,强弱项、补短板。

  实践锻炼对于干部的成长,既是增长才干的必修课,同时也是提升党性修养境界的必修课。人的党性修养,不是古人囿于时代局限所认知的“闭门思过”,而是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政治上的忠诚、执着、坚毅,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形成,在实践中铸牢,在实践中经受检验。

  四、激励干部积极性,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要有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精神。物质可以变精神,这叫唯物论;精神也可以变物质,这叫辩证法。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讲过这样的道理,总书记也向全党讲过这样的道理。总书记强调,“要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与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担当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当前,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更加需要广大干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尤其需要把干部队伍建设得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干劲。

  干部的积极性从哪里来?既从自身的党性修养中来,也从组织上的激励和严格管理中来。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历史反复证明,治国必先治吏。我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是顺应时势、严格吏治所带来的;我国历史上的衰乱之世,无不与吏治腐败、吏治废弛有着密切关联。以唐朝为例,在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这样的“盛世”,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文治武功,离不开强化吏治的监察体制。这种监察体制对监督各级官吏的作为,维护政令的上通下达,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一台三院(御史台和台院、殿院、察院)为核心的全国性的监察网络,以魏征、张九龄等为代表的敢于犯颜谏劾的监察官,以《监察六法》为主干的监察法系,以及以皇帝对御史出巡的监察重点作出“因事而发”的制诏为辅助手段,这一系列监察制度、法律和人事的安排,大大强化了吏治的有效性,促进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同样,唐朝的衰落,从吏治角度看,映证了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吏治腐败更是我国历代王朝走向衰亡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是执掌全国政权的党,这就决定了治国必先治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大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力度,反腐倡廉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政治生态持续改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凝聚起了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自当干字当头,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抱怨“为官不易”,还能叫的干部吗?只有从严管理,才能让干部懂得权力的来源与边界,把准奋斗的方向和重点。当然,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是把干部管死,而是为干部干事创业划出“安全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更好促进事业发展。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这是爱护干部,而不是苛求干部。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抓住影响干部干事创业、担当奉献的关键症结,强化正向激励,加大治庸治懒力度,狠刹歪风邪气。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求干部自觉履行组织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纪律、规矩办事,又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就要为真干事、真创业的干部营造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使他们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即使是失败了,也要分清原因,正确对待。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难免出现瑕疵和失误。宽不失法,严不失德,宽严相适,稳中求进,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2018年,党中央专门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就是向广大干部发出攻坚克难、奋发作为的动员令、集结号。要鼓励探索创新,宽容探索创新中的失误,满腔热情地帮助干部成长成才,如果一味求全责备,干部的积极性就会遭到伤害。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干部因敢抓敢管、敢闯敢试而遭遇挫折失误、受到非议时,当干部因不实举报受到委屈、被人误解时,组织上要为他们说公道话,为他们加油鼓劲、撑腰壮胆,该澄清的及时澄清,该正名的公开正名,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情畅快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激励各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总书记强调,要把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这句话既有明确的指向性,又有微言大义在深处。现在,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填写各类表格,甚至没有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办实事,等等。特别是一些“痕迹管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干部忙于“造痕迹”、“凑业绩”,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这些无谓的事务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决杜绝。正如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的,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要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讲究效率,把各方面信息集中起来,建立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

  回望来路,历史始终如一盏明灯,照亮中国人“赶考”的道路。当年,同志曾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今天,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在如何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方面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干部队伍指明方向,激励我们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