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就是一个每年不知道投资结果却每年都要做几十万次风险投资的行业。对于出版企业,每出版一种书是一次风险投资,而对于编辑而言,每做一个选题、出版一种图书,就相当于一次创业。
很多编辑小伙伴可能会想,我做的是文字工作、文化传播工作,我们讲求的是好内容,这跟创业有什么关系呢?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对于创业,提出三项基本功:想法、团队、融资。对比编辑做书,对应的就是选题创意、说服选题会立项和整合资源执行。
即使我们没有创业过,创业的神话故事和失败案例,相信都听过不少。没有人会认为,创业,单纯靠个好点子、好创意就能够成功,创业想法只是在创业长征路的起点抬起的一只脚。同样的,做一本书,或者说一本好书、畅销书,仅靠初始的策划和原始的稿件同样是不行的,在头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的今天更是愈加渺茫的。
对于从选题策划、三审三校、出版发行到上架销售的图书出版流程,编辑小伙伴们肯定都熟悉得不能更熟悉了。下面就换个角度,从产品思维、系统能力、领域优势等几个创业常见的层面,再来审视一下出版过程。
图书是产品,做图书不能光盯着内容,还要有产品思维
出版业有句话“内容为王”,说的没错,但似乎不全面。优质内容是图书产品的内核,但不是全部,因为内容是经过图书形式的封装送达用户(读者)手中的。既然是产品,就要符合产品的规律,在制作产品时我们就要有产品思维。产品思维是互联网领域的高频词,关于定义,大佬们都给出了不少答案。如果通俗、简单来看,就是一个产品如何满足某些需求,并且感受好。
先来看看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读者需求、渠道需求、企业需求。
有中关村第一才女之称的梁宁,对于用户需求提出过三个点,即“痛点、痒点、爽点”。痛点是恐惧;痒点是满足人的虚拟自我;爽点是有需求,还能被及时满足。对照图书分类,图书产品也是在满足这些需求,比如,成功励志满足的是痛点,文学满足的是痒点,时尚美妆满足的是爽点,等等。因此,策划选题首先要明确,满足了读者的什么需求。
光考虑读者还不够,渠道需求也是在选题策划中必须高度重视的。比如,策划了一个儿童文学的选题,作者不够知名,内容质量不错,只有一本,文字量不大,准备定位在物美价廉。如果是这样,销售过程必然会碰壁。试想,电商渠道,如果给推荐位,再打折,这个推荐位的码洋贡献会非常低;地面渠道,只有一个品种,作者又不够知名,都没有给渠道摆台的理由。所以,我们去看电商的童书畅销榜,套书是占据绝对比例的,即使单册上榜,也是定价较高的品种。
企业需求是选题能否立项的关键。这其实不难理解,就是当我们在一个出版企业中策划选题,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需要。如果你所在的出版企业在考虑砍掉某一个板块,而你还要申报这个方向的选题,除非是有充足证据显示是畅销书(畅销书基本都不是凭空畅销的,需要强大的系统能力,后文会提到),否则立项的可能性就是极小的。
再来关注感受。感受也是分层次的,还是涉及读者、渠道,另外则是出版企业内部的销售人员。
一本书,除了教材、考试用书或者其他超刚需类,当我们拿在手里,书名、宣传语、用纸、排版、印刷质量、装订质量、塑封质量、是否有油墨的味道等将综合形成感受。设计制作精良、性价比高、风格鲜明、卖点突出会更容易打动读者、渠道以及销售人员。读客图书在这些方面,一直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为什么需求、感受都要考虑除了读者之外的渠道、销售人员等环节呢?道理很简单,书不是从印厂直接飞到读者手中的,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销售渠道、借助丰富的销售手段才能抵达读者。忽视渠道、销售人员的感受,没有让他们喜欢、兴奋,图书产品很有可能都无法充分与读者见面。这也是大家常常会吐槽的,这本书内容很好啊,为什么就卖不好?那本畅销书内容很一般啊,怎么就一直那么畅销呢?因为,销售的是图书产品,而不是数以万计的文字。
在选题策划之初,不妨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选题内容是否打动自己
内容是否具备文化势能
目标读者是怎样的一群人
选题能够满足读者哪个需求
与同类选题相比差异和价值点是什么
是否符合所在出版企业的发展诉求
怎样做产品定位可以符合所在出版企业的渠道特点和销售要求
能否做到良好的成本控制
哪些销售渠道将会是重要的,这些渠道对产品有怎样的要求
能否产生良好的利润或者社会效益
如果自己都无法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即使运气大好,选题通过了,恐怕也无法成为一个好产品。
做好书需要系统能力,为用户(读者)提供确定性
做书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策划编辑就如同产品经理,要全程整合、调动各种资源,把一个创意变成产品送到读者手中。先来细数一下出版流程,策划编辑需要“搞定”作者、复审、校对、录排、设计、印制(甚至深入工厂、纸厂)、宣传、发行、渠道(全国的电商、店面书店)、媒体(传统的、新兴的),有的还涉及相关机构比如学校、早教中心等。这复杂、漫长的流程一方面说明对策划编辑有着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系统能力的重要。
什么是系统能力呢?比如,给你泥土和水,你能做出一个苹果吗?不能,但是苹果树可以。用泥土和水做出苹果就是苹果树的系统能力。再来看出版行业,人民文学出版文学经典,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华字典,中信出版世界大牛的经管引进版,磨铁图书孵化和运营优质文学IP……这都是企业系统能力决定的,绝非靠一两个编辑发行勇士可以实现。那么,想做书、做出一种好书、做出一系列好书,需要的是建设一套企业系统能力。
既然很多出版企业都做的这么好了,那么,不在这些企业或者在这些企业而想做非优势方向,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呢?机会当然还是有的,不过,靠单打独斗是不容易成功的,自己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推进系统能力建设。比如,立志想出版优质的引进版童书,那就要先看看,是否有能力拿下版权,是否能承受得住出版条件的压力,是否能对内容给出专业判断,是否能找到懂童书设计、排版的设计师,是否有童书所需特殊克重、尺寸的纸张供应,是否印厂可以实现童书的特殊印装工艺,是否发行渠道有童书的铺货能力,是否有童书的宣传渠道,等等。一个小小的梦想背后,需要一个庞大系统做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在做选题策划时,全线考虑,甚至制订战略,是由简入难一个个品种突破,同时建设系统;还是集中力量、不怕代价攻克一套潜力品种,让品种带动各环节建设……选择无所谓好坏,但都需要系统的建设,都需要过程和时间。
系统能力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提供确定性。比如,我们使用微信、QQ,每天都能正常登陆,正常发送、收到各种信息;逻辑思维公号每天都发60秒语音;那些大公号,每天都定时推送质量稳定的文章。这会让我们对于使用这些产品有安全感、信任感。为什么确定性这么重要?从人的心理层面来看,人生来喜欢确定,留恋确定。不确定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让人投入时间和持续依赖的。可是书的出版则不尽然了。有很多出版企业的图书,由于种种原因,无论从选题质量、内容质量到印装质量,再到购买渠道,都无法做到稳定、一致,这往往是系统能力建设不足导致的。而不确定性就让我们打造企业品牌、留住用户变得艰难。
当然,系统能力建设不只是个体行为,更需要企业层面的规划和架构。
从“三观”做领域优势
无论是想创业,还是要做一本书,无疑都要从“我有你无,你有我优”切入。就比如,京东已经做的这么强大了,你要做家电商,跟京东比没有任何特色或者某方面的优势,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怎么让自己成为高手,具有领域优势?借用一位资深互联网专家提出的“三观视角”,可以从中观、微观、宏观三个层次来实现。
中观招数:学习经验
所谓套路,也可以称之为“招数”。出版行业有很多优秀的经验,比如,行业媒体的优秀文章、经验总结的图书、每年的行业盛会、继续教育的培训课程,百道学习的精品课等,都是我们学习招数的好途径。这些经验可以指导我们实践,配合上我们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但是,也不要过于迷信经验,每家出版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自己的系统能力,中信、磨铁做畅销书的办法未必适合你。也就是说,靠学习经验、学习招数,成不了高手。
微观体感:磨练高手
要培养出敏锐的选题洞察判断能力,就需要微观体感。这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感受和认知。日本一位著名的寿司师傅小野二郎带徒弟,光拧毛巾、用刀、料理鱼就学了10年的时间,这就是建立微观体感。“1万小时定律”都很熟知了,一个人在成为高手的1万小时里,都在干什么?不是简单地重复一件工作,而是在建立细微的微观体感,练习在短时间内靠直觉判断好坏。学习再多的经验,微观体感不够,只能是说着头头是道,操作起来却不到位。这也是好编辑和合格编辑的最大差别,看起来出版流程都是相似的,最后的产品却呈现出巨大差异。好编辑做出来的书,销售、渠道、读者各个环节畅通、评价高,销售效果也一定不错;合格编辑做的书,看起来似乎没毛病,却各个环节“碰壁”,彻底成了“遗憾”而没了艺术。
宏观能力:体现高度
做编辑出好书,绝不是个简单的技术活,也不仅仅是份工作,除了整合资源、沟通协作,还一定要把眼光放高、放长远,要看到企业的发展,看到行业的发展,看到社会的发展,看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攀登文化高地,不断捕捉到社会需要、国家需要,从跟随到引领,从数量到精品,做有势能、有传播力、有深远价值的内容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