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夫,李春夫讲师,李春夫联系方式,李春夫培训师-【讲师网】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春夫:许家印“狼性”管理
2016-01-20 29877

     “大跃进”中的1958年,许家印出生在河南周口太康县的一个村庄。这地方穷得出名,人们实在没办法了就出去讨饭。许家印的母亲在他1岁时去世,奶奶和父亲吃糠咽菜把他带大,想尽一切办法让他读书。当时的小学简陋至极,课桌是用黄土夯的长台子,没有凳子的许家印只能蹲着听课、写作业,直到高中。许家印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据当年的同学回忆,他在村子里显得“清高”,喜欢一个人画画、摆弄电器。没有上过一天绘画课的他,甚至给奶奶画了一张素描。一切都是无师自通的,这让他在一群农村孩子中有些不太合群。

    16岁时,许家印想找点活干,给家里赚点钱。当时他唯一能想到的方式就是卖力气,用最原始的轱辘车拉一些农工业原料,翻过山去卖。同去的人回忆说,因为没经验,许家印下山的时候一路狂奔,结果人仰马翻。

    高中毕业后的几年,为了离开农村,许家印想过不少办法。他学会了开拖拉机,在村里当驾驶员,他甚至给邻居在城里的亲戚写信,求人家给他找个临时工干。种种办法都行不通后,他等到了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恢复高考。

    第一年匆匆忙忙没考上。第二年许家印在拖拉机站找了一间破屋复习,啃了5个月的馒头和地瓜。寒冬腊月屋子里能结冰,他靠着一床破棉被挺了过来。到了夏天,许家印囤的窝头都长毛了,他用水洗一下继续吃。

    1978年,许家印以周口市前三名的成绩考入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选择了就业艰难的冶金系。当时他脑子里转的念头是“至少能当个炼钢工人,不会再回农村了”。

    在大学里,许家印当的是费心劳力的卫生委员,经济来源只有学校提供的补助。许多年后,他对此深表感激:“我们这代人感激党和国家是发自内心的。高考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国家助学金又支持着我们读完大学。当时我一个月有10多块钱的补助,这对一个来自贫穷乡村的孩子来说,足够支撑简朴的日常生活。我非常满足。”

    1982年,许家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在他看来是另一个大农村的河南舞阳钢铁厂。作为当时凤毛麟角的人才,许家印被安排做车间主任的帮手,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两个月后,他根据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拿出了一套“生产管理300条”的制度,其中提出:值班人员身体打开幅度超过150度,就可认定为上班睡觉,要罚款。

    这套考核办法让许家印在厂里出了名,第二年他就升为车间主任,几年后还得了个“小皇帝”的外号。厂领导在对他的评语里这样写:“专业强,人朴实,能吃苦,很聪明,善于搞人际关系,管理上有一套。”这些特长和他在舞钢创建的管理制度,后来都被他带进了恒大。

    在舞阳待了10年后,许家印借“下海”的大潮毅然奔向深圳,从处级干部变成了打工仔。在这座新兴城市里,他经历了先是夫妻两地分居,之后带着全家三代与人合租的生活。艰苦打拼了3年后,他第一次接触到房地产。不久,他肩负着帮老板开疆辟土的责任去开发广州市场,以“小面积、低价格”的策略很快打开局面,一个项目为老板赚了2亿多,而他当时的月工资才3000多元。

     1997年,许家印另立山头,创立了恒大集团。

“野心膨胀”的地产商

    现在要读完许家印的全部头衔恐怕得花上几分钟时间,但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房地产商人。这个身份在当下的中国,有着复杂的涵义。

    恒大扩张史与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爆炸式发展史是同步的。跟很多大老板一样,许家印的第一桶金来自于“赌”。恒大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广州农药厂的地皮,许家印看了无数地方后最终押了这块宝。他延续之前“快、快、快”的风格,迅速开盘,迅速回笼资金。1999年,恒大地产挤进广州房地产企业前十名。

     从2004年开始,中国房地产行业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狂飙突进运动”。许家印也带领恒大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跑马圈地,一边疯狂囤地,一边快产快销。与碧桂园等走高端路线的地产公司不同,恒大抢占的是二线城市,以相对更高的性价比吸引顾客。

    2008年,恒大拥有的地皮数在全国已经数一数二。许家印加快了扩张步伐,开始着手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2008年初,恒大首次启动赴港上市计划,期望融资15亿美元。没想到在拿到一半订单的时候,被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拦腰一刀”,投资者报价远低于期望值,上市计划无奈搁浅。这直接导致恒大地产出现巨大资金缺口,伴随着政府调控力度的加大,恒大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与此同时,外界对许家印本人的抨击声不断,昔日的“雄心壮志”转眼间成了“野心膨胀”、“国际豪赌”。“恒大要完了”的说法不绝于耳。

    许家印似乎充耳不闻。在几种解决方案中,他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增资扩股。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东奔西跑,充分施展交际能力,利用人脉资源为自己铺路。据媒体披露,许家印在香港住了3个月,每周都会与周大福主席郑裕彤吃饭、打牌,包括“锄大地”和“斗地主”,有时一打一个通宵。80多岁的郑裕彤与刚满50的许家印很快成了忘年交。事后证明,这些牌局或许就是挽救恒大于危难的关键所在。曾有业内人士揣测,在私募过程中,许家印可能用了一些“非常手段”,但没有证据证实。

    一年后,已渡过难关的许家印再次赴港上市,为他打底的正是郑裕彤等投资家和机构贡献的6亿美元资本。同年11月,恒大成功上市,以705亿港元的市值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许家印也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业内公认,恒大集团是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在半小时之内,许家印的任何指令都能够传达给基层员工。作为一个“50后”,他喜欢不定期搞搞“运动”,抓业务是必须的,思想上也不放松,甚至有过“清除三类人”的活动。在许家印起草的《恒大学习资料》里,有几万条规章制度,细到吃饭睡觉。恩威并施的许老板喜欢提“狼性”这个词,不计代价猛烈拼杀的狠劲让他赢得了现实利益,也给他带来了无数的非议。

    恒大集团一位外宣负责人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近年来除了论坛、会议、活动等场合外,许老板没有接受过一对一的媒体专访。”但她也承认,“许老板是很愿意与媒体沟通交流的”。这似乎意味着,许家印和媒体的“沟通”,不是通过与记者面谈,而是通过如投资足球这样的商业秀来完成的。

“先花钱,再挣钱”的足球老板

    一些人说,恒大俱乐部的胜利是许家印用钱砸出来的;另一些人说,许家印只是做了一件最简单的事:让专业的人来搞足球。

    3年半之前,恒大集团用1亿元收购了因涉嫌踢假球而被罚入中甲的广州队,更名为恒大。当时,许家印放出豪言壮语:3到5年内问鼎亚冠。传到公众耳朵里,这更像是对陷入泥潭的中国足球的一次嘲讽,而在商界人士眼中,这是类似于股市抄底一样的赌博。

    许家印不懂足球,这一点连恒大内部的人也不否认。但在他们看来,许老板的长处是会用人。“他不是足球专家,但他是管理大师,他请专业的人来帮他管理,而他负责管理专业的人。”一位恒大员工对记者说。

    这不是许家印第一次玩体育。2009年,许家印花500万请来自己当年的偶像郎平当主教练,还挖来了不少国手,最后恒大女排轻松夺得女排甲B联赛冠军。但排球还是无法同足球相比,深知这一点的许家印毫不吝惜地投入了比排球多得多的真金白银,仅仅承办一个中超开幕式就烧掉5000万。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足球烧钱,关键看钱用到什么地方。”不懂足球的许家印十分懂得怎么花钱。2010年3月,刚刚易主的恒大队开始招兵买马,买外援与挖国脚双管齐下,接连开出的几个天价让整个中国足坛都震了;600万人民币签郜林、350万美元买穆里奇、1000万美元招来孔卡,聘请教练里皮,更是传出了1000万欧元的年薪,排名世界第三。不止如此,2011年许家印还给球队开出了赢一场中超赛奖励500万元的巨额诱惑。有媒体计算,许家印砸给恒大队的钱是普通俱乐部的几十倍。重赏之下,何愁没有勇夫?

    恒大俱乐部的运作模式带着鲜明的许家印风格:管理严格,赏罚分明。2011年的中超,许家印最初设想的方案是“505”:赢一场奖500万,输一场罚500万,踢平没奖励。在别人的劝说下,他才改成了“513”:赢奖500万,平奖100万,输罚300万。郜林在球场上冲动犯规,正在看直播的许家印马上打电话给俱乐部负责人,要求按照规定,对郜林处以3万—10万元的罚款。

    许家印把企业管理的狼性带到恒大足球。即使有同行用“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来形容恒大的未来,他的思路也从未变过:先花钱,再挣钱。

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许家印成就了中国足球,中国足球成就了许家印。

    前半句话不容置疑:恒大亚冠称王给低迷十几年的中国足球打了一剂强心针。而且,里皮的先进执教理念和外援的专业技巧及敬业精神,都能让中国足球获益良多。对于在泥潭中挣扎的中国足球而言,恒大模式或许不是最优方案,但绝对是值得称赞的。

    而后半句话,则暗含着一些诛心的成分:投资足球是否只是许家印的一个营销手段?3年多来重金打造的恒大足球,把许家印和恒大集团送上了名誉的顶峰。连他自己都说:“我们每场比赛给广东体育台4万元的转播费,换来的是90分钟品牌曝光……要知道,央视的广告每秒15万元,而我只用了很少的钱就换回了这么多的回报,你说这个投资值不值得?”不懂足球的许家印,是否“醉翁之意不在球”?

    “外界在某种程度上把他理解偏了。”恒大一位管理层人士对记者说,“他们总问他,你搞足球的初衷是什么?是不是为了扩大品牌?不错,目前为止,恒大在品牌上的收获最大,但我觉得这是结果。做事的初衷和实际得到的东西是两个概念。他搞足球的初衷很简单,中国足球很差,他从商人的角度权衡了一下,觉得可以投资,于是就做了,然后把品牌价值也开发了,就这么简单。”

    或许真的这么简单,或许不是,但这并不重要。以中国足球和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这种相互成就的模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文章摘自《环球人物》杂志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