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杨元,余杨元讲师,余杨元联系方式,余杨元培训师-【讲师网】
国学未来学金融证券学导师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余杨元:道家如何修炼入静
2016-01-20 51850
道家静字诀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中华道家修炼法,以及修习道家功法的实际需要,特将中华道家静功之法诀,披露于此。  1.静功总说  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其实修炼功夫的一切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间过程,其中每一阶段的各个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  炼之中的重要性。静功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  基础的起手功法。而在社会上流行的气功之中,却属于  最高级的功法。修炼与气功在层次上的差别,于此可见。
2.静功之道
道家修功,在于修炼身体内部的精、炁、神,外部  的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  是最大原则。立、坐(或平坐或盘坐)、卧(侧卧为宜)  均可,要求:
①双目垂帘。
垂帘即微闭之义。眼睛睁开容易滋生杂念,闭拢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入静。此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此公开就是双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②两耳返听。
  返听即返听于内。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人万籁俱寂之境,凝耳内听。内听之义,非在于听声。乃是凝其耳韵,神意内注,以便收心人静。
③口须塞兑。
兑为口,塞兑即闭口之义。要求抿口合齿,忘言默守。
④舌抵上腭。
即把舌面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住上腭。因为上腭有两个小窝,谓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⑤自然呼吸。
随着静功层次的不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达到以上要求之后,即可逐步锻炼“听息”的功夫。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用功,只用耳听,不加意念。但是并非要求死守耳窍,也不是听呼吸的声音。只须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似听非听的慢慢体会,这就算是得法。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逐渐相恋相依,杂念不知不觉泯灭,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了入静的境界。
3.静功的层次
道家静功,有三大层次,皆须逐步印证:  ①身静。  身体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到安静,谓之身静。身静,为静功之初层。
②心静。
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心中的念头尚未完全清除。,这时,要用上述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状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心静,为静功之中层。
③意静。
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我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
气功家讲静功,做到身体不动就是成功,很难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静。而且强调意念,更加难以做到心静,这样的做法不过达到初层而已。一般人讲静功,最多讲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到达中层。只有道家真正的静功之学,由身静之后,进一步培养心静,又以为心静并不彻底,还要深入修习意静,方为静功之真境界,于此可见中华道家功法之高妙。道家所谓玄之又玄,除将静功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三阶修习之外,往上并无止境。尚有最高一层,可以顿悟直超;即身得道,但这属于“道功”一方面事,且非一般人所能悟及,兹略不述。
上述身静、心静、意静之三大层次,看似平常,并不平常。有人误认为做静功偏于性功,对于命功没有关系,其实不然。道家静功之奥妙,直指修炼真机。丹书云:“身不动日炼精,心不动日炼炁,意不动日炼神。”可见筑基静功的三大层次,已将炼精、炼炁、炼神之功,贯串在内,成为一部修炼大法。炼精就是补精,炼炁就是补炁,炼神就是补神。于是通过静功筑基,可以补足精炁神三宝之亏损,直至“精满不思欲,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地,这也正是丹道人手筑基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静功与气功
静功着重在一个“静”字,不必要在“气”上做什么功夫;气功着重在一个“气”字,未必就能符合“静”的原则。试看社会上各处所流传的气功,多数功法都要运用意念的,或者用意念引导动作,或者用意念引导行气,或者动作、行气、意念都混在一起。可见气功的法门虽多,总是要用意念,然后加上气的动作。静功则完全是静,在气上只是顺其自然。并不用自己的意念去支配动作,如果有意念使之动作,就失去了“静”的意义。这样对比而言,静功比气功的起点要高。许多气功把静功作为本派功法的最上层功夫;而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静功只是最初下手的筑基功夫。由此可见,静功和气功在层次上存在差别。
静功和气功之利弊,亦有所不同。气功做得好的,能够去病健身;做得不好,不但旧病不愈,反会增添新病。静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够治好医药难愈的病症;做得不合法,身心也能多少得点益处;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大的效验,绝对不会又添新的毛病。可见气功是有利有弊,而静功则是有利无弊。有些气功,虽然也有静坐法。但就其本质而言,气功的静坐法,不合道家静功之原则。气功静坐,身体外表虽然坐在那里不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身中运用,没有休息,虽然说是静坐,实际上仍然属于动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静功。
对于各种病症的治疗而言,气功的作用离不开静功,离开了静功,气功的效果很难保障。比如胃溃疡病和神经衰弱,如果不用静功,单靠气功很难保证能有切实的效验;假使不用气功,专做静功也完全能够痊愈。这是实际的经验,而且经验不在少数。近些年来治病效果较好的气功,实际上总是包括有静功的作用在内,于无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关系甚大。病愈之后,一般人都认为是气功的效果,不知静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恢复健康的主导作用,气功只是辅助作用。因此在治病方面,气功和静功不可分离,练过气功的人士,进一步深造修炼筑基之静功法,对于身体的健康长寿和精神境界的提高,都将会登上一个新的阶梯。
静功与日常生活
修炼成就的高低与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安排自己,以保障修炼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兹将其中较为主要的地方,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环境的喧寂  凡做修炼功夫,首先应当选择环境。最好是在山海林泉之间,其次是在郊外旷野之处。闹区里面有噪音污染的地方,就不适宜。如人声、车声、吵闹声、叫卖声、机器轰鸣声、欢庆锣鼓声、音响喇叭声、戏曲歌声、小儿哭叫声等等,要一概避免。这样就使得耳根清净,听觉神经不受刺激。
2.空气的秽洁
做功周围的空气,应当十分新鲜,而且以自然气味为佳。避免一切秽浊气味,如腐烂气、发霉气、汽油气、厨房气、油漆气、化学药水气、浓重化妆品气、农药气等等,均有妨碍。屋内家具越简单越好,摆设东西太多,也容易发出不好的气味。植物茂盛的地方,没有污染,空气于人有益。这样就使鼻根清静,嗅觉神经不受刺激。
3.光线的明暗
关于室内光线一事,古代修炼家强调阴阳调和,不使偏盛,光线太明和太暗都不合适。开始做功,为了利于入静起见,只怕太明,不嫌略暗。室内油漆、粉刷、壁纸、窗帘等,皆宜用浅淡颜色,不宜用大红大绿。灯饰照明,亦不宜太亮。这样就使眼根清静,视觉神经不受刺激。
4.口味的浓淡
饮食调味,不宜过于浓厚。各种口味,均应比平时  食用再加淡薄。十分鲜味,也不合适。白煮清蒸宜多.  红烧煎炸宜少。烟酒之类,最好能够禁绝,这样就使舌  根清静,味觉神经不受刺激。
5.气候的寒暖
气候条件,对于做功的人影响很大。太热太冷或者  霉天潮湿气重时,做功皆难见效。********惊雷闪电之  时,应停止做功,以防惊散元神。如果室内生有火炉。  不可把门窗关得太紧,以便室外空气流通进来,但是又  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身上。
6.食物的营养
含有蛋白质的各种食物,虽然对于身体有益,但也  要考虑能否消化得了,否则多吃反而有害。其他一切营  养品,也要搭配适宜。不卫生的零碎食物,也要禁绝,  不要贪图一时口腹之欲,损害健康大事。
7.外缘的隔离
专门做功期间,应当屏绝外缘。但是家庭生活和自  己经办的事情,也要预先有个安排,免得临时手忙脚  乱。做功期间,亲戚朋友要减少会面,外界的事情要尽  量接触,尽量少接电话、少写信件、少看电视。这  样,就能够使心情安定,神经经常处于宁静的状态,做  功夫也容易见效。
8.思想的寄托
多费脑筋或乏味的书籍,最好不看。带有复杂算法及许多数目字的书籍,更不宜人目。若把看书作为消遣之用,可以随意阅读前人的修炼著作、山水游记、神仙故事、笔记小说等,或近人的旅游文章、养生书籍等类。正当做功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功法的体验上;出外散步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周围的风景上;每次用餐之时,思想就寄托在饭菜的香味上;做太极拳之类的动功,思想就贯注在肢体的运动中。
9.用功的时间
子(半夜11时至1时)、午(中午11时至1时)、卯(早晨5时至7时)、酉(晚上5时至7时)四个正时辰,或者每天下半夜刚醒时,做修炼功夫最好,其余空闲时间随意可做。若用坐功,至少要做半个钟头,最多不宜超过两个小时(对于一般人而言)。若用卧功,则不拘时间长短。只是在饭饱之后尚未消化之时,不可马上静坐,亦不可倒下睡觉,应使身体稍微活动,过半个小时再做功夫。
10.身体的姿式
做功之时,无论何种姿式,均应保持头脊正直,勿使五脏受到压迫。另外注意全身尽量的放松,这样才利于达到完全入静的境界。
以上十个方面的内容,用在做功上,自可增益功修。即使不是专门从事修炼,如能坚持实行,亦必有祛病健身、延长寿命之效验。


道家吐纳诀
    中华道家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故此不自保守,谨将道家吐纳功法之真正口诀,公开于世,献诸同道。功理篇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燕,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认为“暴聚则生,炁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燕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窍乃闭。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间,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炁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炁,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炁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禀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炁即保生也。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炁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丹经谓“欲点常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篇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  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1.身法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静。
炼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此即“庄子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  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心养炁。
炼功时要求舌顶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  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  神漏炁。故炼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2.心法
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念想不除,无法驭炁。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日:“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  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  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  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  方可言行炁之法。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之法时说:“但于一念妄生之  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  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  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  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  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亦可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3.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补  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  时小腹回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老子》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炁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炁之时,不可强迫压炁,也不可强制憋炁。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的口诀,谓之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炁,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炁,心性渐渐伏下,与肾炁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炼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益津可化炁,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炁”,肺主炁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炁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意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炁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是为胎息。《老子》说:“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养生篇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炁,则无饥渴之感,所谓“炁满不思食”。种种效验,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2.炼习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盖“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炼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内功,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炁,以炁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疗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弊端。
4.平日注意保持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内含养生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试看哪位修养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5.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炁,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荤腥之物,性属沉浊,食之必使先天之炁粗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最散而不聚。故均应避之。应持清淡饭食,以养真炁。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炁,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炼炁者不可不知。
6.不可当风吐纳,炼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7.炼炁当禁烟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炁。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入于肺经大声叫喊,人于肾经情欲不节,人于脾经不愿吃饭,入于肝经大动肝火……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炁耗,故宜戒之。
即此一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道家修炼之  中,只为筑基功法。学者得其真趣,欲求上层接命之术  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道家女丹诀
女丹活子时
  《黄帝内经》说:“男子八岁肾炁实,发长齿更;女  子七岁肾炁盛,齿更发长。”丹经上说,男子以精为肾  炁,女子以血为肾炁,故此男女二者之活子时,各有征候。男子修炼活子时景象,丹经言之甚详;女子修炼活子时景象,古人乏有言者。
  《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礼》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此天地相合,乾坤动静,万物与人,皆此一理。顺之则生人生鬼,逆之则成仙成道。女子行经,每月一度。经净之后,无论何日,必有氤氲之候。炁蒸而发,似昏昏状,其中经脉略动,生机兴起。顺而用之,可以种子;逆而采之,可以成丹。所谓活子时,合于此也。但是如果静功修习不到,身心不能清静,则难以体会得到。此时静定用功,就可凝聚先天之炁,不使化为有形浊血。此即女丹下手之功,为修炼内丹成功之始。
女丹修炼诀
女子乳房,称为血元。在两乳之间,有一空窍,方圆一寸二分,乃为女子丹田之所在。血元生血,丹田结丹。
功夫就在子午二时,存意乳间空窍之女子丹田。呼吸绵绵,身心大静。等到活子时“消息”来时,从下元运上女丹田。此中消息,亦如男子。《坤宁经》云:“晓日东升,光痕逗露,运汞配铅,神炁俱住。积炁本生炁之乡,存神为炼神之路。一阳发动之处,行子午卯酉之功;百脉通时,定乾坤坎离之位。”(大意是说:拂晓太阳东升之时,一点光痕开始显露,此时运上真炁配合元神,神与炁都可以凝定不散。积蓄真炁,本是生发真炁的地方;存养元神,即为修炼元神的道路。一阳发动之处,行子午卯酉的周天功夫;百脉贯通之时,定乾坤坎离的交泰之位。)  注意此时的所谓“消息”,古人又称之为“信”,不起指行经的时候,《三命篇》云:“如人在外未归,而信先至焉。”是为真诀。  信来之时,自有感觉。或者腰腿疼痛,或者乳房发胀,或者头目不安,或者不思饮食,此即将炁化血之征候。应当在行经之前两日半,专心用功,收回此炁。如果经血已行,则成赤龙(赤龙即月经)阴精,不可控制,此时乱行妄运,有害无益。又须等到行经之后两日半,以白绫试之,其色金黄,此乃经罢之兆。依照前法一样用功,运上以化之。如此用功数日,则其经先变为黄,后变为白,由白而化二为无。此时“斩赤龙”功成,而归于童体。
  女子过了四十九岁左右,经事已绝,生机衰退。依照静功法诀慢慢调养,时间长了,又生血元,恢复行经,此为无中生有,返还青春。恢复行经之后,再用前法依样行功,一斩即化,斩断赤龙,又回于童体,而司入于仙道。
懒道人曾言:“返照调息之久,自然真息往来,一开一合,养成鄞鄂,神炁充足,真阳自旺,经水自绝,乳缩如男子,是谓‘斩赤龙’。”大意是说:女子用功,回光返照,调息丹田,时间长了,自然感觉真息往来,一开一合,养成鄞鄂。“鄞鄂”又作垠鄂或鄞锷,《淮南子·淑真》日:“萌兆芽孽,未有形埒垠鄂。”《文选.汉张平子西京赋》:“在彼灵囿之中,前后无有垠锷。”这里皆指边际。道家以之比喻形体,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日:“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此处是说修养身体。而后神炁充足,真阳自旺,经水自绝,乳缩如同童女之状,是为斩赤龙之功成。赤龙斩绝之后,往上大还丹等等功夫,皆与男子丹法,再无分别。
道家睡功法
道家秘传睡功法诀,笔者整理为:“东首而寝,侧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龙之盘。一手屈肱枕头,一手直摩脐眼。一只脚伸,一只脚绻。神不外驰,炁自泰然。收神下藏丹田,二炁和合成丹。”
此诀大意是说:头靠东方而卧(东方为太阳出升之地,乃是生炁之所),侧着身体而眠。好象犬之屈身而睡(道谚日: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又似龙之盘曲环绕。一手屈臂而枕头,一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左手屈则右脚伸,右手屈则左脚伸),一只脚绻回(左手伸则右脚绻,右手伸则左脚绻)。神意不可驰逐于外物,炁机自然聚集泰定。收敛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体内阴阳二燕自然和合凝聚,结成内丹。
睡功起始,应当先睡心(收心养静),后睡眼(闭目入睡)。致虚之极,守静之笃。神炁自然归根,人于丹田之内;呼吸自然绵绵,归于元海之中。此时不必有心调息,而呼吸自会安定;不必用意伏炁,而炁机自然降伏。临醒之时,应当先醒眼(眼先醒来),后醒心(心生知觉)。然后慢慢展转身躯,方可起卧。睡功做到好处,自可入于大静,一念不生,心同虚空。其后如果能够放下身心,静定一场,还会出现其他良好效验,妙不可言。
以上道家睡功的法诀,非是一般的小法小术可以比拟,乃是主静立极的上乘大道。当初陈希夷(陈抟)祖师留其肉身于西岳华山,蒋青霞真人脱质升举于王屋山,都是修习睡功得道的古代仙真。
又,上古时代道家传有“宴息法”:每当夜晚之时,耳无所闻,目无所视,口无所言,心无所住,息无所促,形无所动。只留些子元神元炁,相依相偎,如同炉中一点火种相似,绵绵不绝,若有若无。久久纯熟,自可达到“神满不思睡”的境地。所谓妨碍修炼之“睡魔”,亦不知不觉而消失。
陈抟老祖传有睡功秘诀三十二字,名日“蛰龙法”。其决日:“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吕纯阳祖师曾为之题诗云:“高枕终南万虑空,睡仙常卧白云中。梦魂暗人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修习道家睡功的人们,当由此参悟之。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