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说:如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包含外企(中下层都是中国人),基本上都喜欢用人治,干的好的,不一定能升,倒是那些很会与老板搞好关系的人能提升。有时,觉得,实事求是,老板未必喜欢啊。
对于这件事情,可能说起来话就比较长了。我简单分析如下:
1、要看清“老板”的本质。很多企业的第一把手实际不是老板,也就是一个高级打工的。他们只是处在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思考问题和选择下属。真正的老板才会从企业整体来思考的。
2、人性很复杂。我跟过几个老板,企业是他个人的,不过他也只喜欢他欣赏的人(我指个性方面),真正意义是在“弥补”他自身的弱点。比如他不擅长语言表达,则会欣赏能说会道的人。企业的效益并不是他真正的追求(特别是老板已经具有了满足一生生活的金钱以后),潜意识中,他更多的是在追求人性的圆满。
3、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有时可能为了迎合老板,而委屈自己,这种人为数不少。但修正自己的个性,做一个坦荡的人,其实更好(我的观点)。在工作方面,实事求是,还是会赢得上司和老板的欣赏,哪怕他不喜欢你的个性,所以,这是两回事。
有朋友这样分析:“毕竟再高级的打工者,和老板承受的经营压力还是不一样的,所得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些信息老板绝对没有办法对管理层实事求是),所以管理层从有限的信息所作的决定之所以不被老板采用,原因也正在于此!”
从客观上理解应该没错,不过,在我的职业经历中,做过很多次的“空降兵”(老板聘请的高级管理者),对几个老板的心思了解较透,尽管不少信息并非他主动告诉我,但从多个侧面以及对他言行的观察和思考,可以揣摩出来。在此和朋友们继续探讨。
1、从高级打工者的角度去理解老板承受的经营压力比较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我跟过的几个老板中,一半看起来确实忙得“焦头烂额”的样子,时常会对下面管理人员指责,甚至骂骂咧咧,这是企业走向衰败的迹象,是企业管理层“黔驴技穷”的象征。基本原因是从老板开始,不善于和管理层沟通,不善于分工、授权,等等,总之不懂管理,本质上是老板的知识和思维已达到极限。很遗憾的是,我目前所在的企业也是这种状况。虽然老板从来没有对我有这种态度,但对其他老的管理人员都是这种态度。另一半情况是,老板悠然自得,拼命地压着下面的管理人员,做不好就拿他们是问。但老板内心也有一种孤独感,因为下属管理者不会告诉他实情,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他也没有很好的内在支撑,老板和下面管理层之间有明显的“代沟”。我做总助的时候,老板就是这样关起门来“研究”,对我这个总助也是半信半疑。
2、从老板开始,和下面管理层的信息互通,原则上应该是相对透明的。老板没有什么不能告诉下属管理者的,特别是高级管理者。老板告诉得越少,下属就反馈得越少,信任是相对的,人都非常聪明。在我做副总或总助的时候,老板在事后曾经像施恩一样把一些他以为的机密告诉我,其实我早通过其它渠道得到证实了。换位思考,感觉老板是得不偿失。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营业情况,市场情况,等等,应该拿出来“公开”和中层管理者讨论,中高层管理者才会觉得和老板把他们当自己人,才会全身心投入,忠实于他。老板心胸狭隘导致企业做不强、走不远。
3、上面朋友的分析可以看出,已经认可这是一种正常的状况。如果老板坦然,反而是太阳从西边出了。老板是企业的“家长”,根据决策的大小,由不同的层面来决定,这是分权的问题。只有相互之间内心的绝对信任,管理层像一个同盟军、团队,企业管理才会高效。在我做总助的时候,老板曾让我写一个报告:如何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呜呼,作为老总,你很少对他们坦诚,他们为何要表里一致地忠诚于你?而我作为总助,虽然和中层接触不久,但他们很快把心里话告诉于我(我委婉告诉老总),那是因为我对他们坦诚啊。
4、现代的中国人普遍心智不够成熟,这与近代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历史有关。作为老板一级的人物,秉性中虽然是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和能力,往往经历的苦也是非常人所及,有些不寻常的磨难给他们的心灵上造成很多创伤。所以,当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时,他们常常难于超越自我,不能使自己受伤的心灵得以疗养和恢复,用人方面也会失败。认清这一点,首先得使自身的心灵获得成熟和超度,才能“对付”和化解有心灵缺陷的老板们。推荐一本使心智成熟的书,也许有点用处:《少有人走的路》。
中国有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企业就是一个团队,企业管理层就是这个团队的精英和领导者。如果从总经理“向下看”,他(她)可以得到来自基层的各种有效真实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决策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应该是决策有效回馈的过程。同样,从最基层“向上看”,可以感知到企业战略的导向和清晰的指令,那么员工所作的“功”基本上就是“有用功”。这样的企业是最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