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5日下午2点,主题为“经济是否反转?”的第二十四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在伟伦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应邀出席活动的嘉宾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华远房地产集团原董事长任志强;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出席并致辞。
刘世锦首先为本次论坛做了主旨发言,根据他的判断,2013-2015年是中国的一个转型阶段,经济增长会由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中国经济之所以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高投资,而投资的三大组成部分—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都面临很大的困境,所以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旧很大。他认为今年的GDP很有可能落在在6%-7%之间,而这个数字也是转型后中国经济一个新的均衡点。想要继续推动经济持续良性发展,调整产能、重视创新,鼓励竞争是三个重要的手段。
随后,李稻葵在现场发布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15年第二季度的宏观经济预测报告《下行反转在望,调整仍需发力》。报告认为,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出在了中国自身,而不是国际市场;问题出在了投资,而不是消费。根据中心的统计,2015年1到5月份,国内消费上涨了10%而投资降低了11%,仅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下滑这一项指标就能够解释2%的GDP滑落,因此房地产仍然是判断中国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针对股市近期的暴跌,李稻葵指出这和1998年的香港和2008年的美国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27%的市值损失只相当于5%左右的居民财富缩水,并不会构成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因此首先不要盲目夸大这一轮股市调整对市场的冲击,匆忙下各种结论;其次政府所应采取的措施不应该是简单救市,而是应当着力解决体制性问题,减少股市大起大落,维护市场信心。
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后,与会嘉宾就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直接的交流。
姚景源认为,从内在角度出发,中国过去的高增速掩盖了很多问题,所以积累到现在使得客观规律逼迫我们要把增长速度慢下来。人口红利的消失是一个例子,每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以200到300万的速度在减少,反映到经济上就是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再加上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0%,这都使得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因此经济进入到一个换挡期,需要减速。
谈到近期的房地产市场前景,任志强给出了不甚乐观的判断。他认为连续几个月土地的指标都是负30%的增长,再加上到位资金的减少和不利的相关政策,房地产市场在今年反转的可能性不大。任志强认为,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和价格会逐渐在2015年年底回到正轨,但投资仍然会持续走低直至明年年中。
针对近期暴跌的中国股市及人们最关心的救市问题,曹凤岐给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认为不存在国内外势力做空A股的情况,这次的震荡是对前期暴涨疯涨的一次“报复”。根据上涨水平、是否回调、参与度、换手率、天量交易和市盈率等多个指标进行观察,中国股市,尤其是创业板明显过热。曹凤岐认为,股市在三周内从5100点降到3600点,证监会和部分大型机构难辞其咎。关于救市,他觉得目前要慎用这个说法,市场有市场的规律,强行救救不起来。对于稳定市场,他给出了三条建议措施:一是停掉融资融券;二是停止股指期货。曹凤岐认为,政府不要盲目救市而是要维护稳定,自然的把泡沫挤掉,把杠杆挤掉。
讨论环节的最后,袁钢明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热点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让中国经济见底的原因不是经济波动本身,而是政府的宏观政策。在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中国选择了用大投资来应对,结果过度的扩张造成了后来的产能过剩,造成了消费的瓶颈,使得中国面临一个只有投资、生产,没有回报、利润的局面。在中国农村消费增长空间还很大的情况下,国家把政策重点和投资重点全部放在了大项目上,忽略了消费品生产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的巨大机会。近期国内的消费零售额增长是10%,但所有的消费品产业的生产产量和增加值都是负的,无论是食品、服装、还是日用品家具都是如此。袁钢明认为,如果政府的政策不改变,不去激发广大中小微企业焕发活力,中国经济下滑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