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煦凯,黄煦凯讲师,黄煦凯联系方式,黄煦凯培训师-【讲师网】
互联网+金融财务培训管理专家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煦凯:熵与中国金融生态建设:基于熵理论的分析 
2016-04-08 2446

黄煦凯(西华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成都市 610039 )伍艳(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利用熵理论,从动态视角分析金融生态恶化的成因。首先,将熵及结构耗散引入金融生态体系,提出金融系统熵变,指出金融脆弱由其内部熵增引起;其次,阐释了金融生态恶化的生成机制,如金融制度功能异化及制度变迁风险、法制不健全、工业化程度不高、信用制度建设滞后、风险防范机制脆弱等;重点从法制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金融生态。最后,提出了防止金融生态恶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熵;金融生态;脆弱性;动态机制;

    1

引言

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金融内部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它是由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金融生态是经过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演进过程的动态系统。从古老的钱币兑换业逐渐演变出经营存、贷、汇业务的银行业,再从银行业演化出理财业、保险业、基金业、证券业;从古老的民间借贷、钱庄等非正规金融,发展到信用功能更为强大的正规金融,金融业这种演进充满着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

(2)金融生态的结构秩序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金融业之所以可以比作金融生态,是因为金融存在“生与死”的竞争考验。因此,金融生态的动力、活力和多样性必须源自金融生态中“死”的机制的存在,自然生态中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也是金融生态的竞争规则。

(3)金融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有利于金融生态的结构优化、功能强化和生产力提高。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的,因此,法律制度是影响金融生态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因素。金融生态恶化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早期学者认为金融脆弱性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基础的恶化。 Minsky ( 1982 ) 认为金融脆弱性来自于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本性。 Diamond and Dybvig ( 1983 ) 指出银行体系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的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随着信息经济学及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诸多的研究强调了投资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及其预期对于解释金融市场行为的意义,并形成了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理论。亚洲金融危机使有关研究集中到诸如对外借款、不良贷款、金融自由化、汇率制度等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金融脆弱性。虽然这些文献使金融脆弱性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它们主要着眼于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单方面因素,没有综合考虑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非线性和动态性特征。因而,现实中金融体系的某些脆弱特质特别是带有各国普遍性的金融脆弱似乎用上述理论还解释不清,这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利用熵理论分析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动态生成机制,重点从法制建设、工业化进程及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生态恶化的成因,并提出防止金融生态恶化的对策建议。

2金融熵及金融系统熵变

熵理论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从单纯描述微观世界的热力学物理概念,演变为一个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动态开放的概念。这一理论也被推广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的范畴。爱丁顿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理解熵理论,将熵增定律誉为“宇宙至高无上的哲学规律”,而爱因斯坦则称之为“一切科学的根本法则”。

2.1 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克劳修斯( 1864 )提出熵的概念,指在能量释放转化过程中不能被转化做功的能量总和,用来反映系统中无规则运动的微观混乱程度。熵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其改变量的大小仅与研究对象的起始状态和终止状态有关,而与其经历的热力学路径无关,即熵是一个状态函数,系统的状态一旦确定,其熵值就保持不变。他把热力学第二定律视为孤立系统中熵仅能加大或不变的“熵增加原理”。在系统科学中,通常用有序、无序来描述客观事物的状态、或具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的状态。有序,指事物内部要素间有规则的联系或转化;无序,则指内部要素间混乱、无规则的组合,且运动转化的无规律性。自然界和社会都存在两种有序现象:一是静态有序,形成平衡结构;二是动态有序,形成非平衡结构。非平衡结构是活的结构,微观上每个子系统在不停地变化运动,构成宏观稳定结构。其形成和维持需要消耗外界的能量,这被称为耗散结构。一个系统要处于耗散结构,即动态有序,必须满足:( 1 )系统开放;( 2 )远离平衡态;( 3 )非线性相互作用;( 4 )涨落现象。上述条件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据此可以把耗散结构概括为:在非平衡条件下产生的,依靠物质、能量、信息不断输入和输出条件来维持其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序系统。在系统分析中,熵与有序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熵值越小,表明系统越有序,越稳定;反之,系统越无序,越脆弱。当系统平衡时,熵值最大,系统最混乱、最无序、最脆弱。从上述条件看,金融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要求。首先,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大系统,与所处的环境存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其次,金融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平衡态的特征是各要素均匀单一,无序,熵值极大,混乱程度最大,显然,金融系统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能保持有序;金融系统内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是非线性结构,系统内各金融部门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非线性关系;另外,金融系统还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当涨落影响的程度达到一定结果时,系统便产生“巨涨落”,从当前状态跃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从而不断推动金融系统向前发展。

2.

2.金融系统熵变尽管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存在着完全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金融体系中却存在着与热力学体系中产生熵的相似条件。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运动体系实质上都是传递能量的运动系统。正因这一点,本文试图把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进行类比,把金融资源的运动和热运动结合起来,提出金融熵的概念。尽管熵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成功,但若直接将其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必然会产生不少问题。因为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不加限制的推广是不可取的。所以本文把熵分为热力学熵和非热力学熵两大体系,后者主要指一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熵,并将非热力学熵变规律界定为:在同一层次,系统内的正熵和负熵具有共轭性,总熵变等于正熵、负熵的累加之和,其结果属于实数,对于理想情形,总熵变等于零。根据普里高津提出的开放系统热力学熵变公式:,可将金融系统熵变公式表示成:,或简化为:。当系统无限大、时间无限长时,。式中,指金融系统内的总熵变,是正金融熵变累积,是负金融熵变累积。是正金融熵,源自不利于金融系统发展的要素,包括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恶化、信用制度缺失、资本市场弊端、汇率利率政策僵硬等;是负金融熵,源自利于金融系统发展的要素,包括金融法规严密、金融市场发达、市场化程度高、金融监管有效等。当时,金融系统内的正熵变大于其负熵变,系统整体熵增,说明金融体系混乱度增加,金融脆弱性增强;当时,金融系统内的正熵变小于其负熵变,系统整体熵增,则说明金融体系有序性增加,金融脆弱性降低。金融资源在金融体系内流动并传递能量的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的资源流向混乱、流动层次无序以及与金融环境摩擦而产生的能量耗损就形成金融熵。虽然金融体系能量巨大,且这种金融能量似乎也呈级数增长,但系统产生的金融熵更是惊人。金融熵会逐渐累积,以致脆弱性程度越来越大,当达到一定临界值就会突然释放,形成金融危机。泡沫经济的破灭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泡沫的“能量”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属于典型的金融熵累积型危机。

3 中国金融生态恶化的成因

3.1 金融制度的功能异化

3.2 金融制度变迁风险

3.3 法治不健全

3.4 企业低效益(有学者认为中国工业化进程刚起步)

3.5 风险防范机制脆弱、内控制度不完善

3.6信用制度建设滞后

4法律制度影响金融生态——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与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从宪法到普通法律,再到特殊的细则,最终到确定的单个合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等级结构。新制度经济学通常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法律是最基本的制度。由各种法律所构成的法律体系,构成了约束人们行为选择的制度框架。法律体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社会交易活动,并对成本结构产生影响。从金融来看,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有效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增强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有利于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金融交易效率。但如果法律制度功能紊乱、低效率或不公平,经济主体的预期就会扭曲。如果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生态中的一些特殊主体就会利用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破坏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可见,法律制度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基础,即整个金融体系的基础,在加强和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法制建设处于核心地位。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1)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行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作用旨在节约交易费用,人们对法律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动因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2)以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同时也是社会的基础,制度不再只是对社会的静态的适应,而且还能主动的塑造社会,并成为改革社会现实和创造新的社会生活的手段。

(3)制度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经济关系,也不是仅从经济关系的外部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基础是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动因是制度的促进与保障。因而,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认为法律制度直接影响金融生态:

①法律制度是金融生态的基础环境。生态系统的最初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内,生物体与非生物体环境之间通过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自动调适的统一体。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生概念,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可以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在金融生态系统中,一切金融业务都表现为合约的订立与履行,同时金融监管也表现为一个合约的执行过程。因此,法律制度成为金融生态运行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任何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都必须在法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即使是新的金融组织、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出现,也必须接受现有的法律制度的规范,或者需要新的法律制度给予肯定。

②法律制度决定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而减少交易费用是人们对有关金融法律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主要动因。金融生态具有明显的制度结构特征。一个好的法律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金融交易效率。反之,法律制度的不利变化,会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弱化金融功能,甚至破坏金融生态平衡。因此,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就是改善金融生态结构,增强金融生态功能,提高金融生态的生产力。事实证明,一个好的法律环境,和不好的情况相比,国家需要付出的资源差别可能是几千亿甚至上万亿。[1]

③法律制度的好坏会明显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在金融生态中,一个好的法律制度,可以有效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增强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因此,如果法律制度存在漏洞,就会破坏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好的法律制度得不到执行,那么这种制度信息就会对微观主体预期产生强烈刺激,导致集体违规、违法等行为。

5金融生态的经济效应分析

(1)金融生态的微观经济效应分析

   法制的好坏会明显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从借款人角度看,法律上如果存在漏洞,借款人可以通过中介机构,或者通过和银行工作人员拉好关系,或者利用银行在信息上的不对称性,成功利用虚假资料获得银行贷款。如果“没有非法占有”,银行就难以提出刑事诉讼;即便银行想提出破产申请,借款人可以利用低标准的会计准则做帐,说明目前还没有达到“破产条件”中的“资不抵债”的条款要求,因此避免银行的破产起诉;即便银行能用破产起诉,在法庭审理之前,借款人还可以尽量不给职工发工资,欠缴医疗费、养老保险金等,甚至人为制造一些劳动债务,优先占用清算资金,使债权人所剩无几。任何一个聪明的借款人都可以利用法律允许的机会,这对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财务纪律显然是有严重不良影响的。

   商业银行的预期也会发生变化。《贷款通则》过去一直强调再贷款时,要区分信用贷款和担保(包括抵押、质押贷款)。其中要求贷款多应有担保,其中也包括托收承付和贸易信用证下的货物质押垫款等。有担保的贷款(尤其是抵押、质押贷款)一般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这些抵押、质押贷款在清偿中的优先级被降低,就会给银行经营者思想上造成很大的混乱,是不是所有贷款都相当于信用放贷?在微观行为上,这会使贷款工作产生很大的混乱,所以银行界殷切期望新的《破产法》能够接近国际化。

   在清算顺序上如果比较照顾职工劳动债权的优先次序,显然也有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障是应该由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的,要通过建立良好的退休基金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体系和失业保障制度,落实好劳动者权益等来解决。破产法理应规范破产程序,强调公平清偿债权、保护债权人利益。不同的问题需要依靠不同的规则制度来实现。如果发生规则的误配置,就像是“给张三吃药,去治李四的病”,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我们在改革和转轨早期致力解决的“财务软约束”问题将继续存在。如果问题得不到根治,有可能继续制造数量很大的不良资产。

(2)金融生态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首先,如果不良资产继续偏高和逐步积累,将会导致大的金融危机。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看,先是泰国发生了问题,表面上是汇率和外债问题,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追跟溯源”的话,有很大问题是私人部门的公司治理、资产负债币种不匹配问题,其中也有不少人强调《破产法》陈旧且扭曲等金融生态问题。当前我们进行的金融企业改革是“背水一战”,今后不能再出现超出市场经济正常标准的大规模的不良资产。但是,如果我们在金融生态方面改的不好,不良资产比例就会高一些,比例过高就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机。

当然,为了防范金融危机,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大日常手段消化不良资产,日常消化手段的方式就是扩大利差、加大拨备。对于利率水平,我们不能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而要与那些和我国金融生态等条件类似的国家。总地来说,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现行利差可能与金融生态不相匹配,我们寄希望于改善金融生态,但也不能只做很乐观的假设。

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是银行“惜贷”,对风险和债权人保护没把握的就少贷,有把握的就可多贷。我国银行目前的贷存比超过70%,如果把认购开发银行等金融债券放在内考虑的话,实际的贷存比可能达到80%。如果是因为金融生态方面的原因,银行对贷款不很放心,在新的风险控制和监管下降低贷存比,对整个经济增长和就业、对实现小康目标的宏观影响将是不可小视的。如果既不能扩大利差,又不能惜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不良资产的再度膨胀和逐步积累,将来还要再动手术。

说到消化不良资产时,经常说到的一个比喻是,如果觉得猫尾巴不好看需要切掉,最好是一刀切下去,最不好的就是一小段一小段地切,每切一次猫都要尖叫和挣扎一次。但不幸的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大概率的现象。在经济改革起步较早、经济转轨思想非常激进的匈牙利,银行改革在1999年前“切尾巴”已切了三次。没有几个国家是一次切掉的,一次切掉的都是依靠高通货膨胀,代价更为惨痛。总之,金融生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从动态角度看,金融生态恶化源于金融系统熵变所导致的脆弱性。一方面,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由其内部熵增引起的;另一方面,金融制度从无序到有序的结构变迁过程,正是金融熵增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产生的金融变迁风险构成了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另一个动态因素。所以防止金融生态恶化既要从引起熵增的要素着手,又要积极引导金融制度变迁,还要从金融体系外部着手。首先,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自组织功能,使各金融要素遵循熵增最小化原则,充分流动和合理竞争,发挥各自最大能量和创造性。通过金融要素整合,完善相关金融制度,促使系统内金融资源的传递与能量交换减少不必要的能量耗损,增强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功能,增加金融秩序的有序化,减少脆弱性。其次,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所以要通过开放,使某金融体系融入国际金融系统之中,而不至于形成自我封闭的孤立系统。从外界引入负熵流,抵消内部熵增,使系统完成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转变,以与外界金融大系统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第三,金融制度变迁的风险关键在于“制度”,所以必须从制度革新入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重塑制度创新主体,健全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着重加快金融体制外改革,强化制度间的配合,使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成为一个互相调节的功能耦合体。第四,建立符合金融生态发展要求的金融法律制度,强化金融监管。第五,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第六,加快信用制度(特别是征信体系建设)其中以征信为制度保障的信用环境是衡量、评价金融生态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较薄弱的方面。加快建设征信体系,培育现代信用文化,对促进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的基石,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采集和提供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促进企业和个人积累信用记录,帮助解决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使债权人在充分了解债务人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自主做出信贷决策,促进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征信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科学定价的能力,提高金融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维护金融稳定,从而改善金融生态,改善经济增长结构,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福赐 . 工程热力学原理和应用 [M] . 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2

[2] 段银弟 . 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效用函数 [J] . 金融研究, 2003 ( 11 ): 89-94

[3] 何刚,陈文静,叶阿忠 . 熵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 [J] . 财经研究, 2004 ( 3 ): 106-112

[4] 南旭光,罗慧英 . 基于熵理论的金融脆弱性分析 [J] . 美中经济评论, 2005 ( 3 ): 29-32

[5].

周小川: 《

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 》 , 《 金融时报 》 , 2004 年 12 月 7 日。

[6].

匡国建: 《

完善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思考 》 , 《 金融研究 》2005 年,第 8 期。

[7].

徐诺金: 《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 》 , 《 金融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联系电话:13980710702






[1]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金融时报》,2004年12月7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