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祥,蓝天祥讲师,蓝天祥联系方式,蓝天祥培训师-【讲师网】
帮助创业者少走弯路,帮助迷茫者摆脱困境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蓝天祥:蓝天祥说只要人心向道,道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人人可遵循道,学习道,依道辅佐自我的人生。蓝天祥谈“道德经”
2019-10-06 2307
《道德经》:依天道而行,让人生多一份厚重感。
在俗世中,有学问不一定有修养,有修养不需要太大的学问,这并不是说明了“学问”不重要,而是告诉大家,要以修“道”为本。

人生有大道,能够突破障碍,能够在与人处事之中化险为夷,让自己拥有一个光明正大的道义,这样的人无所畏惧。



在孔子的眼中,“道”是一种中庸,他能够让我们做事不偏不倚,合理适度,不会让心性以及言行有失偏颇。

在老子的眼中,“道”是一种自然规律,遵守道就是顺应规律,一切顺应自然,不但能够顺应自然的成就一件事情,而且还能避免灾祸。

正所谓《道德经》中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这句话告诉我们:道是万物的主宰,善人的法宝,不善人也用之保全自己。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它也是存在于天地万物自然的规律,遵守道,就是遵守规律,否则就是逆天而行,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那么在世俗眼中,“道”是什么呢,道是一种原则,是一种底线。

依道而行,就是最好的一种力量,他能让自己的人生往好的方向去循环,守天道,遵天理,让人生合理,让一切适度。



荀巨伯天道之举
汉朝荀巨伯,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遇到了外族的敌寇,要攻打朋友所在的那个郡。

朋友就对荀巨伯说:“我都是要死的人了,你还是快离开这里吧。”

荀巨伯说:“我那么远来看你,你却叫我离开,这不是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吗?怎么会是我荀巨伯的作风呢。”

敌寇到了之后,问荀巨伯:“我们大军一到,整个郡的人都跑了,你是什么人,竟然敢一个人留下来?”

荀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让他一个人待在这里受苦,我宁愿代他去死。”

敌军就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犯了这个讲道义的地方。”

于是撤军返回,整个郡得以保全。



荀巨伯的这种行为,正是以道治事,秉持道的理念最好的印证。

在生死面前不畏惧,在原则面前不放松,这样的道义,感动了敌寇。

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他完全有机会去逃生,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毫不退缩,从中可见,荀巨伯如此重情重义,在乎的是正义的道,忽略的是自我的安危。

但是他最终收获的,却是保全整个郡城,受万人敬仰和尊重,这不正是道的一种力量吗?

《易经》中说:《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服从于天道,如同太阳东升西落,循环不已,所以诸事亨通,自然能够没有灾祸。

在遇到困境的情况下,无论多么大的困境,只要遵循天道,自能化险为夷。



道就如同人生的一种信仰,信仰就是相信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相信道,辅佐道,成就自己的人生。

《菜根谭》之中说:“道是一重公众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道是一种人人得以共同修行的路途,应该顺着人心去引导做学问,就好像平时吃家常饭一样,应该随着事物变化提高警觉。



只要人心向道,道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人人可遵循道,学习道,依道辅佐自我的人生。

就如同学问一样,并非读书写作才是学问,而一切为人处事的道理都是学问。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