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海德格尔也许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哲学家。他认为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来都走偏了,忽略了“存在本身”与“存在之物”之间的差异。因此,他从“提出存在问题”的存在者——亦即人着手,就其特有的时间意识去加以分析。他的见解,特别是其“向死而生”的智慧,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产生了启发力量。
【正文】
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界,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应该首推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他生于德国乡下的天主教家庭,先读神学,后来改习哲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就开始教书。这原本十分平凡的学习生活,转折于他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一时洛阳纸贵,也让海德格尔声名鹊起,他一方面承袭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同时把握了西方哲学的核心理念,又推展当代存在主义的人生议题,显示了他丰富的思想潜力。
他有什么特殊见解呢?首先,他认为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来都走偏了,都忽略了“存在本身”与“存在之物”之间的差异。譬如,我们常说“马”与“马的具体存在”是不同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什么是“马”,则答案是“从具体的马”抽象出“马”。这是没有问题的思考方式,对待我们所见的万物也确实有其效用。但是,以此去探讨“存在本身”,则结果只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根本不足以显示它的真相。
因此,为了正确理解存在本身,让它自己呈现出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提出存在问题”的存在者(亦即人)着手,就其特有的时间意识去加以分析。人这种存在者可以称为“此在”,其特色是在时间中挂念与抉择,此在若是选择成为自己,就进入实存状态,使存在本身借由其而彰显出来。
问题在于:此在很容易陷于“非本真状态”,亦即整天都在闲谈、好奇与模棱两可,关心世间琐碎的事务,隐身于公众意识中。譬如,譬如,我们问学生“考试为何作弊”,他/她回答说“因为别人都作弊”;我问一个人“开车为何违规”,他/她回答说“因为别人也违规”。像这样的回答,就证明了他们把自己当作“众人”之一,而遗忘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但是,若把死亡拉近眼前,则情况将会大不相同。谁在面对死亡时,不会变得严肃些,认真思索应该如何抉择呢?“向死而生”的意义即是:由于面对死亡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活出自己的价值,这时的人才是“本真的”存在者。“本真的”一词在德文原意是指“属己的”(eigentlich),在本真的人身上,“存在本身”将会彰显出来。譬如小孩子说真话,让真理得以彰显。
海德格尔的见解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产生特别的启发力量。譬如他谈到“人”,把人描述为:人是被抛入世界(身不由己来到人间)、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他/她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希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所谓“良心的召唤”,是指此在向自己的呼唤,是此在以沉默这种令人感到无名恐惧的方式向自己呼唤。唤醒此在去成为本真的自己。这些全是因为此在本质上是虚无的(注定死亡)。这时必须抉择,亦即采取实存的作为,使此在向存在本身开放,让存在在此在显示出来。
海德格尔晚年时,结识了一位中国学者萧师毅先生,他们约好一起把《老子》重译为德文。他还请萧先生为他写下《老子》十五章的一句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意即“谁能使混乱污浊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枯槁死寂萌动起来慢慢复生?”)这里所谓的“谁”,应该就是海氏所说的“存在本身”。而《老子》书中的“圣人”,则是悟道者(犹如本真的人),可以配合道的要求,使世间充满一静一动的韵律。可惜的是,他们二人合作翻译到《老子》第八章就停住了,因为二人意见不合。海德格尔说萧先生:“你不懂老子!”萧先生说海德格尔:“你不懂中文!”现在看来,谁对谁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海德格尔认为《老子》的“道”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本身”,其实所指相同。
人在探索生命意义时,迟早会遇到最根本的问题:这一切变迁无已的世间万物,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人生短短几十年所要成就的是时间的功名,还是本真的自我?“向死而生”的智慧,对人类永远是有启发的.
【缀文】 海德格尔把人描述为:被抛入世界(身不由己来到人间)、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