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加上前一段长时间阴雨连绵,不少人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变得心烦气躁,心绪不宁,情绪低落,整天处于一种“郁闷”的状态。这种通常发生于秋季末和冬季的情绪失调,医学上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近日,家庭医生在线一项《季节性情绪失调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超九成(90.91%)秋冬后均有抑郁情绪,其中36.36%是经常抑郁。专家指出,如果你睡眠增加但仍白天困倦;焦躁、疲劳或精力下降;性欲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不清晰;食欲增加引起体重增加等持续两周以上且经常出现,最好能咨询专科医生。
因气候变化引发的心理疾病
入冬后抑郁情绪为何会在人群中流行,广州市导师民医院脑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表示,这与气候变化有关,入秋后阳光照射较夏天减少,导致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加,褪黑激素对人体内的生物钟和人的睡眠节律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受其增加影响,人就会出现精神消沉、思维迟钝、倦怠乏力、昏昏欲睡的现象;加上天气寒冷使得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植物神经等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于是人体就会出现精神委靡、倦怠乏力、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抑郁表现,有些人会因此诱发季节性情绪失调。季节性情绪失调,一般为一种可调理的心理上的轻微障碍,然而因季节性情绪失调症产生的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排遣将可能发展成真正的抑郁症,严重者甚至会悲观厌世,走向自杀之路。
抑郁持续两周以上需就医
潘主任介绍说,季节性情绪失调主要有以下症状:睡眠增加但白天仍感到困倦;焦躁、疲劳或精力下降;性欲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不清晰;食欲增加引起体重增加,特别是甜食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若这些症状没有持续两周以上,可能是暂时性的情绪低落或者疲劳表征,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增强社交、多晒太阳等手段加以改善;如果每天大部分时间如此并且持续两周以上,则最好尽早前往心理、精神专科就诊或是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20~30岁者高发
女性是男性的四倍
3。情绪消极。
经常传闲话或发牢骚的人会散布消极情绪,影响团队士气,容易被老板辞退。
4。经常迟到。
职业规划师洛萝克珊·皮普罗博士认为,经常迟到会给人留下懒散的不良印象,也是对同事不尊重的表现。
5。浏览无关网页。
上班时浏览社交、购物、游戏等无关工作的网页是老板们都忌讳的一点。
6。言辞粗鄙。
潘主任指出,季节性情绪失调多见于年龄在20~30岁者,女性是男性的四倍。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易患。为此,潘主任提醒符合季节性情绪失调多发人群条件的都市白领一族,尤其是女性白领,进入秋冬就应注意预防季节性情绪失调,如办公中尽量打开全部照明装置,使室内光明敞亮;在工作之余,到室外空气清新、场地宽敞的地方散步运动等,都能调动情绪、缓解抑郁状态。
专家支招预防季节性情绪失调
三大措施
一、预防季节性情绪失调侵袭,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锻炼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人情绪开朗、精神愉快。
二、是增加光照时间,多晒晒太阳,多做户外活动,对预防忧郁症有很好的效果。
三、是注意身体营养平衡。在情绪低落时不妨饮点绿茶、咖啡,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也有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