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杨元,余杨元讲师,余杨元联系方式,余杨元培训师-【讲师网】
国学未来学金融证券学导师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余杨元:孔子管理思想:中式管理的基本形式   
2016-01-20 62921
孔子管理思想:中式管理的基本形式   
      
   2006-12-22 17:45:58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形成是由孔子完成的。儒家的管理思想曾经与中国和东亚的经济文
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过强大的力量。但是,随着近代西方的经济扩张,西方管理思想逐渐淹没了儒家管理
思想。儒
家管理思想甚至沦落为受批判的对象。

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在《儒学在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问题》一文中清晰地描述了这种状态:

“在本世纪初,随着经学的解体和西学的播撒,人们对儒学的认知与定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原来内在的自
我身份的认同变成了外在的客观描述与研究,儒学的神圣性不复存在,反倒成为检讨与批判的对象。”

“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强大压力下,儒学不但被逐出了现实生活的空间,而且逐渐从历史的光环中收缩和退隐,
以至于没有多少人再注意到它曾拥有超越民族和国界的过去,儒学的普遍主义品质成为久被遗忘的话题。”

“而到了今天的后儒家时代,儒教在传统上所特有的‘三大制度上的据点’:家庭、学校和国家,并没有丧失
其功能,而是出人意料地发生了转化,重又显现出勃勃生机。由此我们要说,儒学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尤其是东亚的。只有把儒学放在世界文明的大视野、大格局中,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其现实意义也
才能够充分地显现出来。”

“正象亨廷顿所指出的,‘华人领袖无论想要为独裁主义还是为民主制辩护,他们都从其共同的中华文化而不
是从引进的西方观念中寻求合法性’。(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东亚的成功,凸显了地区
传统的重要性,而最具有普遍价值特征的儒家文化又被推拥到了前台。”

正因为如此,从史学意义上的评判走向现实应用意义上的批判,是对儒家源头——孔子管理思想批判的根本性
转变。它的意义不在于历史定位,而在于继承和发扬。

由孔子完成的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体系(或称为治理思想体系),秉承中华远古的管理传统,融入了孔子的独到创
见,终于形成了独立的儒家管理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在东方的经济发展中,长期发挥了独特的促进作用。也
由于体系自身的缺憾,在后期,尤其是程朱理学阶段,这些负面因素恶性膨胀,导致后期的儒学失去了活力,
成了僵死的教条,以至于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被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情景,我们不可能只停留于面向过去、局限于东方社会来批判孔子管理思想的得与失,
做出历史主义的评判;我们需要的是面向未来、立足于普世价值,现实主义地继承和发扬孔子的管理思想,使
儒学管理的现代转换工作顺利进行,与全球化的潮流相适应,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第一章 孔子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其缺憾

孔子管理思想是儒家管理的根基。它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包含了最有价值的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管理哲
学范畴,也体现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和缺憾。

孔子管理思想源于对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允执其中”的继承。《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十六字心经“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表述了中华管理文化的主流传统。它的主旨是允执其中。而实现执
中的方法是“执两用中”。中式管理的传统就是执两用中,持中致和。“允执其中”是变易达到和谐的通路,
这要借重于“执两用中”的思维工具易卦模式。

《易经》由阴阳两端的符号化开始,用两端的中间组合:“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
中”构造出了一种用以描述事物中间状态的结构图式系列及其哲理。帮助人们执两用中,持中致和。但这种结
构图式系列工具相当复杂,一般老百姓很难理解和使用。这就使《易经》长久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而难普及于
世。也就是说,使用易卦模式执两用中达成持中致和的社会成本过高,难以实现。

孔子则把古代的智慧集中用到一点上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办法(《中庸章句》),用一套社
会成本较低的中庸之道来达成持中致和。

所谓中庸,庸者,用也,“中庸”也就是用中。《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治中也。”
礼的基本作用是治中,中庸思想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地用中,而所守的中就是“礼”。中庸就是谨守礼制
,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不改不易。经过这一番苦心的改造,使民众易于信守。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古代圣贤所教导的“允执厥中”被孔子转换成了比较简单的礼、义
、和等信条,用于教化万民,达成社会的和谐。《论语·泰伯》记载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道出了孔子认为百姓可以使他们按指引的道路走,不可能使他们都知道为什么要走这条路的本意。明确地宣示
了孔子将古代流传下来的“允执其中”的智慧改造成让老百姓照着做的“中庸”信条的良苦用心。孔子的智慧
是:老百姓掌握“执两用中”实在太难,只好取其次,给老百姓“中庸”的信条,老百姓遵循“中庸”的哲理
,依循“守礼”、“重义”的路走就得了,简单易行。“易则易行,易行则有功”,孔子的这一改革,的确取
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伦理和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确实有利于管理。这比
要求老百姓搞明白“执两用中”的道理,而且学会应用的社会成本实在要低得多,也行得通——应该说,孔子
找到了现实可行的一种治理方案,虽然不是没有负面作用的最佳方案。

这样,在经过孔子改造之后所形成的中庸思想框架里的中道和执两用中,重点也就不在于思维方法,而在于礼
制、道德伦理和修养方法了。执中成了简单的守中道、守礼制。在此变化的过程中,思维方法也就逐渐僵化了
,从哲学方法向侧重儒教信条的方向蜕化,也就逐渐丧失了活力。这是孔子成功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以致到了
末世的儒学大师朱熹手里,道统就蜕化成“唯理是从”的死守信条的宗教式教义了。理学大师朱熹说:“君子
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
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中即理也,孔子的守“礼
”,已经被泛化为守“平常之理”,执中也就被诠释成了守“理”,遵守教条死理。中华哲学的活的灵魂也就
灭失得一干二净了。曾经有过积极作用的儒家思想,从此也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了“以理杀人”,阻碍社
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腐儒,而终被开始的革命运动的大浪所淘汰。

老子最早看透它的弊端。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上仁
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
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其大意是:上乘的德不依据世俗的所谓德,依此而有了真正的德
。下乘的德不失却世俗的所谓德,依此就没有了真正的德。上乘的德依从无为的法则,因而没有什么是它不能
做的。上乘的仁做了也没有什么作用。上乘的义做了尚有些作用。上乘的礼做了但民众不肯响应,只好揎袖出
臂强牵引之迫民众就范。所以人君失却了道尔后以德为治,失却了德尔后以仁为治,失却了仁尔后以义为治,
失却了义尔后以礼为治。因而礼是忠信的微薄,的始端。自以为能先知的,是抓住了道的光芒,而这正是
愚笨的始源。因此大丈夫应当居于道的厚实之处,而不居于它的微薄之处;居于道的敦实之处,而不居于它的
光环之中。所以去掉那个而取这个。老子对借助于礼、义、仁来进行治理的方法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抓住了
枝末而没有抓住根本。管理的根本在于无为而无不为,遵循规律来治理。管理上的舍本求末将带来无穷的祸害
。不幸言中,末代儒者的处境,正好是深陷灾祸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总之,中庸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执中思想的修正。中庸思想让传统的执中思想的哲理和方法退居二线,如孔子所
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章句》),明白地说是“用其中于民”,而不是民众自己“执其两端而
用其中”。主语变了,由圣人代替了民众,圣人来思考,来“允执其中”,而后用在民众身上,民众只需紧随
其后就可以了。对于中庸思想,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理。”让这些正道和定理不偏地得到遵守,并且“不易之谓庸”,信守而决不改变。庸,也平常之谊,使之成
为平常的状态。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制、道德伦理教化的普及。这虽然是很现实有效的治理方案,但已经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执中思想了。过分地依赖于圣人,而忽视以“执两用中”为核心的管理哲学的根本性作用,
是孔子管理思想体系的根本性缺憾。

对于这个缺憾,孔子心知肚明,或视之为“大过”,晚年也极力弥补。《论语》载:“子曰:‘加我数年,五
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汉书·儒林传》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
编三绝”。帛书《要》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
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帛书《要》篇记载子曰:“易,我后其
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指明孔子晚年注重易的研究,关注其中的“德义”哲理,希望以易哲学来填补管
理思想体系的缺憾。《周易》也就终于成了儒家的经典之一,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是,甚至于《论语》、
《史记》关于孔子学《易》的记载都受到后世一些儒家学者的怀疑,可见孔子填补儒家管理思想体系缺憾的努
力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地融入儒学体系,真正获得成功。历史的现实是,继承和完善传统的管理哲学,是由老子
的《道德经》所完成的。因此两汉实施有缺憾的儒学治理所导致的危机,使得综合儒、道,“内道外儒”成为
魏晋时期的风尚。《魏书·逸士传》云:“得道于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 “内
道外儒”,由充分继承和发扬《易》的形而上学的老子哲学补充儒家管理哲学建树之不足,才实际上成了完善
儒家治理体系的现实方法。

第二章 孔子的管理思想体系

以今天的普世价值看问题,孔子的治理思想具有三个向度:求真、向善、爱美。三者一体,以真善美的统一来
追求人类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其内里,还具有以“命”为核心的生存哲学,以“仁”为核心的境界哲学,以“
中”为核心的行动哲学,以“道”为核心的形而上学。这正是它的普世价值,最值得传承和最值得不断加以完
善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治理框架:治道

孔子的组织治理的理论框架,也就是治道具有以下极为简约的三个向度:

第一向度:礼。

以“礼”为核心理念,用礼制、礼乐追求组织体制的合理化。

激发人们的逻辑判断的潜在能力,让人们能够自觉地从理智上求真。

其要旨是追求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律性,以富于人文精神,合乎人性的礼制和礼乐来规范组织秩序;用
礼制约束人,用礼乐营造敬业、敬人的组织氛围。

孔子的治道强调“正名”,要求做到“名正言顺”,各司其职,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如
今所说的总裁像个总裁,经理像个经理,市长像个市长,船长像个船长,工程师像个工程师,医生像个医生,
教师像个教师各自与其组织角色、职务相称,也就是其“实”与其“名”相符合。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防止“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角色或职司的紊乱,用完善的层级制度和制度的文化氛围约
束组织成员。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这就是说:“用礼制来约束之,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又
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
无所措手足。”必然造成治理体制的紊乱。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礼乐的关键性作用在于形成一
种敬的组织氛围,敬重自己的组织角色或职司,敬重上司,尊重下属,使组织秩序井然,能成大事。可见孔子
治道之首,即制度化的组织治理。而决不是人们所附会的随意性极大的所谓“人治”。

现代管理的实践也表明,构建组织治理体制和制度,以及营造敬业氛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第二向度:义。

以“义”为核心理念,用义、恕追求利益获取的正当化。

激发人们的价值判断的潜在能力,让人们能够自觉地在意志上向善。

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这是说利益和好处能够驱动人去做事。孔子还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
利益的正面作用是充分肯定的。并非一概排斥利益。而且如《论语》所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
道,富且贵焉,耻也”。符合道义的贫穷和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同样都是可耻的事。但是孔子明确地指出:“放
于利而行,多怨。”就是说:放任一味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因此才有必要区别追求正当利
益和唯利是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见利思义”,取正当利益,而远不正当的利益。教导人
们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做到: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不正当利益损害别人
的利益,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做,自己也就不应该这样做。这就是“义”所表达的价值观。“义”本作“義”
,《说文》曰:義,己之威義也。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郑司农注:今时所谓谓義为谊。義,善也
。从羊者,与善美同意。《中庸》则曰:“義”者,宜也。“义”就是受道德制约而有度的“利”,这样获取
的利才是善的。对此,孟子发挥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何必言利。”是着重指出组织内唯利是图,
必然使组织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必须以有约束的“利”,也就是“义”来替代毫无约束的“利”。用现代的
话来说就是确立“用正当的方法获取利益”的价值观来规范组织的利益机制,使组织能够持续发展。

现代管理的实践也表明,建构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的价值观,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第三向度:和。

以“和”为核心理念,用忠、信、孝、悌追求组织的和谐。

激发人们的审美判断的潜在能力,让人们能够自觉地依情感而爱美。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组织能够依靠礼制、礼乐达到和谐。和谐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这是以真求美,
反过来美也能达真,人们的追求“和”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引导组织趋向于和谐,趋向于“和而不同”的理想状
态。为促使人际和谐,孔子还具体提出忠、信、孝、悌的审美标准,用以促使人际关系达到完美的境界。《说
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人与人之间,能相敬且尽心,关系必然和谐,是一种尽善尽美的人际关
系。《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言”。“诚”即真实无妄。《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诚不信,虚假不真,自欺欺人,人际相处也就难以和谐。《说文解字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子女能善事父母,继承父母,关系必然和谐,是一种尽善尽
美的人伦关系。悌,从心,从弟;本义作“善兄弟”解,见《说文许箸》。悌,敬爱兄长之谊。如此兄弟和谐
。因此,以忠、信、孝、悌的之美达人和,是实现组织协同的现实途径。

现代管理的实践也表明,建构诚信、敬重他人的和谐美德,最能保证事业的成功。

第二节 孔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内核:道统

孔子的管理哲学,也就是道统[注1]由以下极为现实的四种哲学整合而成:

其一,生存哲学:命。

孔子的生存哲学,以“命”为基本哲学范畴。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曰:“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说文解字》:“命,使也。从
口令。命者,天之令也。”因而也称“天命”。《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
说,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人性,依循人性去做就叫做道,研修并遵循道就叫做教。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
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敬畏自然,也就必须遵重自然
所赋予的人性,更要珍惜人的生命。《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儒家的天命观认为,人是宇宙
的中心。《周易》有天、地、人,的“三才”观。《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天地人三才,人居中位,《易》讲中正,人也为中
,为正,体现了儒家哲学的人文精神。这种“三才”天命观和畏天命的生存哲学,正是儒家的人文精神的哲学
根基。

其二,境界哲学:仁。

孔子的境界哲学,以“仁”为基本哲学范畴。

《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论语》载: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孟子解释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就是对生命的关怀、对自然的爱。孔子曰:“能行
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孔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因而孔子曰:“
修己以敬”。曰:“修己以安人”。以仁爱之心修己,以恭、宽、信、敏、惠修己,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总结说:“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仁”之范畴也就成为做人的最
高境界。孔子的境界哲学,以安人,以致和,使“近者说,远者来”,使组织形成向心的凝集力。这种做人的
境界正是产生组织凝集力的哲学基楚。

其三,行动哲学:中。

孔子的行动哲学,以“中”为基本哲学范畴。

中庸,《说文》:“庸,用也。 ”中庸的本意就是中用,也就是直接把执中而得的“中”拿来应用的意思。毛
泽东说:“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毛泽东书信选集》147页)孔子的中庸思想,确实有独到创见:其一是依准绳执行要“无过无不及”,其二是执
行要“时中”,懂得权变。中国的传统哲理谓之“允执其中”,要求人们执两而用其中。孔子则有新说:“执
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因而他把民众不易执行的“执两用中”
,变换成“中用”的易于执行的儒家程序。这种程序就是分两步走,圣人“执两用中”而后“用其中于民”。
也就是仅仅将执中的成果作为信条灌输给民众,使他们易于执行。中国的传统管理哲学:执两用中,持中致和
也就退居后台,做为根基。而把执中的具体成果,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向前台,作为具体执行的脚本进行演绎。
于是中庸思想便是具体执行信条的行动哲学。以礼制为准绳,以中庸哲学为行动指南,从理智上求真的治理理
论也就拥有了哲学依据。孔子曰:“过犹不及”。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要求人们不偏不
倚地执行信条。孔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指明“时”变了,执行就须依时而权变,以求其和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求得和谐才是目的,强求雷同,千篇一律毫无意义。对此朱熹
解释说:“执中无权,则胶于一定之中而不知变。……道之所贵者中,中之所贵者权”。孔子的中庸哲学,正
是儒家以礼制、礼乐治理组织的哲学基础。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