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这么一位三代而后一人,经历了太多的美誉和神化,几乎成了完人,就不得不值得世人反思。假设当代中国人还不能辨证客观的看待诸葛,那真是民族的悲哀。
先看武功。诸葛“治戎为长、善于巧思”,绝对是第一流的军师,无论是隆中对、联吴抗曹、八阵图,还是连努木马,都让后世能人惊叹不已。不过,诸葛亮正式挂帅应该是从公元223年43岁时刘备死后平定南中开始,这是平乱。公元227年47岁开始的首次北伐则很有意思,诸葛亮声东击西,曹真根本不是对手,进而直插关中,逼曹睿亲征,用张郃大败“军师的军师”马谡于街亭。此后,诸葛亮不断北伐,也招引过魏军犯境,互有胜负(当然也有斩王双、射张郃这样的局部经典),但终究是比他略年长些的司马懿战略更加得当(司马懿打仗能力怎么样?不能看三国志,要看晋书,也算得上是一代名将)-- 以逸待劳,最终不但放倒了劳师远袭、求战心切的诸葛亮,还利用戍边大任掌握了曹魏的兵马大权并培养了大批爪牙,奠定了篡权夺位的基础。以这样的武功,就算在三国一代,仅以计谋和忠勇,的确无人能及,但论雄才大略,真的算不上第一流的。当然,我也看到过很多人说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峙根本就不公平,但是兵者,诡道也,要想所谓公平论战,那只有棋局上和游戏里吧。为将之道,当审时度势、明察秋毫,上应天时、下循地利。(摆好阵式再打,李云龙都不答应)
再论治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事无巨细、赏罚分明,的确是个好同志,难怪他死后四川人民一直很怀念。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法度颁布实施以后,诸葛还在各个关键的管理岗位上配好了“忠良死节之臣”,然后就开始轰轰烈烈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莫非诸葛料到自己仅有数年阳寿,才不审势度势、劳师远袭,急于夺取中原?那时候的曹魏,虽然国力强大,但是上无贤君、侧无能臣,要不是诸葛亮连年进犯,司马宣王还未必能出头。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必须要能屈能伸,刘备和司马懿都有当缩头乌龟的经历,否则早被干掉了,而孙权更是会装孙子,动不动就给别人上表。诸葛亮以相父治国,相当于摄政,好似当年的周公,应当以诸侯的眼光和气势来看局势的。很明显,如果有个能顶事的君王,诸葛肯定是一代明相(司马炎就说过要有诸葛,我还用费那么多事嘛)。但是,在军国策略上刘禅就是个摆设,诸葛就是行了摄政王之职。但是他的治国根本方略,也就是以平南定内为基,行北伐复兴之路,却逼得我要来一句“有雄才无大略”,空费多少英雄悲伤!如果有当年萧何在刘邦准备跟项羽拼命时讲的“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诸葛在休息养民练兵屯田之隙,好好教诲后主,说不定可以多十年阳寿,等到中原大乱,彼时的刘禅或许也不再是将来的安乐公。论公文法度,无人能及诸葛,但论治国方略,诸葛不能因势循法,逊萧何远矣。
尽管如此,诸葛也是古今之一奇人,能为军师运筹帷幄、奇谋布阵,能为相国治吏施法、调度钱粮,能为将军令行禁止、纵横驰聘。然“盖天命有归,不可智力争也”。诸葛亮做军师,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做相国,若遇萧何之韩信,则天下亦可定;诸葛亮做将军,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碧血照汉青。
诸葛不易矣,起于一介书生,领兵作战若此,单凭武功亦足青史留名。然非白起韩信之才,值此中原初定、百姓思安之时,妄图北伐灭曹之功、匡扶汉室之业。
更多内容请点击新浪博客: https://blog.sina.com.cn/op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