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源,周思源讲师,周思源联系方式,周思源培训师-【讲师网】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周思源:红学家周思源:易中天比于丹有学问
2016-01-20 4589
对象
全体员工
目的
国学
内容

周思源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红学家。现从事小说创作、《红楼梦》及古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艺批评、中国文化研究。

多数人眼里,周思源是学者、教授、名人,不过周思源自己更希望是个作家。他说,我当学者是“被迫”的,当作家才是我一生不变的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周思源在2002年夏64岁时毅然辞去学校的返聘,放弃了出国讲学的机会,专心在家写作。他说,我要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写小说,实现年轻时的作家梦。12年来除了几十篇文章外他写作并出版了11本书,约250万字,其中4部长篇小说,约130万字。第5部小说《天下几人真识君——大秦天王苻坚》43万字已于不久前杀青,他正在物色出版社。

有人问他打算写到什么时候,他说,“写到死”。

希望《文明太后》拍电视剧

想把冯太后的故事拍成电视剧,是周思源很早就有的想法。他说,我写冯太后受曹雪芹影响,尽可能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把她写得不一般些。现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多是后宫争斗,让人以为后宫中就是如此。事实上后宫也多有奇女子,有胸怀天下的伟大女性,不都是玩弄诡计、争宠献媚之辈。

周思源是较早触电的学者。他说,当初我就是一边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一边看小说,我看他们是怎么改编的,哪些地方改编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于是开始写文章。1988年我发表了第一篇红学论文,所以我的“红龄”很短。有人开玩笑说我是王扶林电视剧培养出来的红学家。从看电视到上电视,中间的距离并不远,当年央视《百家讲坛》开播,周思源是最早走上讲台的学者之一。这些年来他多次主讲,从《红楼》到《三国》、《水浒》,再到“正确认识康乾盛世”,再到讲“千古一后”。之后要讲苻坚。

对于为什么选择讲苻坚,他说,人们知道苻坚,多是因为他淝水之战大败。在这场雪崩式的战争中苻坚扮演的是一个反面角色,但纵观苻坚一生十分了不起。苻坚大半生可以说英雄盖世,他励精图治,提倡儒学,改革吏治,发展农桑,国力大增,终于基本上统一北方,成为晋室南渡后长达二百七十余年北朝时期二十余国中仅有的两次统一中的第一次。但是苻坚也没能避免王权专制时代的帝王晚年综合征,淝水之战使他走向了英雄末路。

相对于各种讲座,周思源更重视也更希望《文明太后》(重版改名《风华绝代冯太后》)能够拍成电视剧。他不希望拍成烂俗的戏说剧,而是能把这位经过艺术加工的传奇太后的精彩故事比较完美地呈现给大家。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电视剧拍成。

谁是千古一后

2004年1月周思源50万字的第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出版。小说描述公元5世纪北魏一位传奇太后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周思源对这个人物情有独钟,他说,当我第一次在《魏书皇后传》里读到她的生动事迹时,就被深深地感动了,并且为这样一位伟大女性竟然不为人知而深感不平。我决心要为她讨回公道,写论文,写小说,让她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

十年后,这位谥“文明”的北魏冯太后再一次被周思源搬上了央视《百家讲坛》荧屏,并称她为“千古一后”。和带有大量虚构不一样的是,这是纯历史的。不过这个“千古一后”称号却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历史上知名太后很多,汉朝的吕后、窦太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孝庄等,个个声名赫赫,“千古一后”的称号怎能落在几乎绝大多数国人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北魏冯太后身上?

把“千古一后”的名号赋予北魏文明太后,周思源有他的思考。他说,文明太后冯氏是鼎鼎大名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真正主导者,这一改革使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国力达到鼎盛,而且大大加速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融合,为不到一百年后的隋唐大统一大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样的功绩足以使她成为伟大政治家。可惜的是,史书上没有留下她的名字,仅有一个“冯氏”以及她的谥号“文明”。

和其他历史上的著名太后相比,周思源认为文明太后更有称“千古一后”的资格。他说,汉朝吕后前半生帮助刘邦得天下,确实有功,但后半生专横残暴,重用外戚,导致朝廷分裂,几乎引发内战,破坏来之不易的国家统一,有大过。唐朝武则天确实非常了不起,但因为她后来称帝,连国号都改为周,所以史学界一般都将她作帝王看,而不以太后论。最近十几年被热炒的清孝庄太后,她的事迹大多是民间传说,于史无据。历史记载中关于她的文字很少,更多是康熙如何孝顺祖母,只有一句提到常常将朝中大事向太后禀报,但孝庄对朝政有何指点,对国事人事有什么影响等都没有记载。孝庄热更多是电视剧炒起来的。

周思源对冯太后的热情并不止于小说《文明太后》与在18集讲稿基础上加工的《千古一后》出版,他早就将小说改为44集电视连续剧剧本。他说,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多的是,眼睛别老盯着秦皇汉武唐太宗乾隆等这些个!文史学者和作家有责任把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杰出人物发掘出来,让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五千年不倒,就是因为有无数杰出人物在带领人们前进,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

我的理想是当作家

谈及多年来的经历,周思源笑道,说来惭愧,我当学者是迫不得已,职称压着呢。年轻时我从未想过要当学者、教授,当什么红学家,我压根就不喜欢《红楼梦》。我的梦想是当作家。

写小说的理想产生于中学时。周思源说,我高中时在《萌芽》和一些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上大学后由于文章发表前要经过政审,我写什么都不能发。“文革”后虽然禁锢解除,但我忙于教学,无暇创作。虽然以评论家身份入了中国作协,也算作家了,但创作梦一直搁浅。退休之后学校返聘,又工作多年,越到后来写小说的想法就越强烈。时不我待,辞职!

不论是对于学术,还是对于文化,周思源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作家型学者,学者型作家。

在学术方面,周思源努力使学术走向大众,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他说,有人说只有学术成果才能走向大众。我不这么认为。我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学术成果的普及,还有科学精神、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新的学术观点的传播。

对于小说,除了人物形象刻画等要素外,周思源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他说,小说离不开虚构,但虚构要有底线,有价值标准,不能荒腔走板,不能肆意涂抹。我写历史小说,确实有很多情节细节是虚构的,但是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与评价不任意改变,这是我创作的底线。

文化不怕接轨

教高级汉语和讲中国文化史是周思源在北京语言大学的主要工作,还六次赴新加坡讲授中国文化史。在电视上,周思源讲的是历史人物;在小说中,周思源依旧坚持的是中国文化中那些基本而恒常的价值。这些年来,对于传统文化,对于推动传统文化复兴,不论是社会上还是网络中都有许许多多的褒贬,特别是成名于百家讲坛的许多学者,都曾遭遇种种非议。对于这些评价,周思源有他的判断。他说,易中天要比于丹在学问上更有造诣。于丹是天才的演说家,她的语言精练而华丽,听了非常舒服,容易进入到她所描绘的世界。有些人骂于丹,我觉得是不公平的。在推动大家重视传统文化,重视读《论语》方面,于丹功不可没。当然谁都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论语》乃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能不能用很少的文字概括出来?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佛道为两翼,那么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主干?佛道为什么只能成为两翼?于丹似乎没讲清楚。

上一篇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春站 c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